一、笔触风格分析
绘画笔触分析通常从笔触的规则秩序、笔触的力量轻重、笔触的形态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笔触规则与心理
笔触的规则秩序象征着对规则的重视程度和对安全感的关注及渴求程度。如果画作的线条是有秩序的,则象征着绘画者重视与渴求规则,个性冷静克制,在社会生活中对既定规则较为依赖,生活的各方面处理得井井有条,通常有压抑自己去适应社会规则和秩序的倾向;在极端情况下,过分地追求笔触线条的规则秩序,则代表了强迫和完美倾向,以及不安全感和对没有规则可以遵循的恐惧。在具象画如“房树人测验”中用直尺来画房屋线条,在抽象画中用圆规来画圆形等情况都属于这一类。
相反,如果绘画的笔触是无序凌乱的,则代表了个体的特立独行和灵活性,对于打破规则和限制的渴求,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对自己和本能的尊重。在极端情况下,笔触过分混乱,则代表了对社会规则的蔑视,也有可能是被压抑的能量的一种宣泄。
表3-18 笔触规则秩序象征参考表
(二)笔触力度与心理
力度象征着个体的自信心和行动力。在笔触分析中,有力度的笔触,往往代表绘画者的自信心和行动力较强,心理能量较高;而过分用力的笔触,则代表攻击性及情绪不稳定,在有些情况下代表患有精神疾病。相反,如果绘画力度较轻,则代表绘画者内心轻松,对生活环境感到轻松和乐于妥协,有时候也代表了依赖和情绪化的倾向,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除了心理信息之外,笔触力度有时还投射出个体的身体状况,身体健康强健的个体,笔触力度往往较重;而身体虚弱的个体,笔触力度往往也相对较轻。
表3-19 笔触力度象征参考表
(三)笔触形态与心理
本书作者在心理咨询室中进行的绘画心理分析中,采用的材料大多是油画棒,油画棒笔触的形态大多数时候表现为线条。彼特和梅里菲尔德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要求一些成年人根据一些形容词画出他们认为最符合的线条。结果发现:愉快、高兴、幸福等被画成上行的线条;悲伤、死亡、不快等多是下行的线条;激烈、躁动、疯狂等多是曲折断裂或不规则线条。[15]此外,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当个体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此刻大脑控制力更强,手更容易画出比较长的、形状规则的线条;当个体焦虑紧张的时候,四肢末端神经的控制力受到影响,画长线条就较为费力和没有耐心,此刻个体无意识地会选择用短线条断断续续地叠加来代替长线条。
表3-20 线条形态象征参考表
值得注意的是,绘画笔触中线条的形态,有时候是和绘画内容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的。尤其是在抽象画中,图像的内容包括抽象图形和线条等,此时线条既是笔触的反映,也是绘画的具体内容,在绘画心理分析时具体的元素并没有明确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