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词联想技术
特征词联想技术,就是将画面特征词加以选择和定位以后,以听觉的形式展示给来访者,让来访者根据所听到的特征词,给出其最快联想到的反应词。
特征词联想技术的实施包括特征词定位、词汇表的制作、呈现及记录等几个步骤。
(一)特征词定位
所谓特征词,就是将画面信息用词语的形式展示出来。画面特征包括静态分析中的色彩、形状、内容等信息。词语的选择和展示由咨询师来完成。
在对个体无意识中的情结进行探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词语的形式展示出画面的信息,通过来访者对画面词语信息的反应,来寻找来访者的个人情结。
图4-2是美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在绘画心理工作坊的作品,作品类型为绘画心理分析中的抽象画,作品主题为“我”。在抽象画创作中,咨询师给来访者规定绘画主题,但绘画的内容可以是相对抽象的。
在以“我”为主题的绘画中,咨询师要求来访者:在纸上用一个抽象的形象,来代表“我”,这个形象可以是任意图形、色彩、线条,也可以是任意图形、色彩、线条的叠加,只要你认为这个图形能描绘出你此时此刻的状态。
图4-2 抽象画:《我》
作者:美术类专业大学生
如何定位出这张图的特征词呢?我们从色彩和内容两个维度来进行。
图4-2在绘画色彩上,使用红色、黄色这两种色调;在绘画内容上,包括方形、圆形、螺旋形等形状的组合,直观感受中,方形有一些倾斜;在绘画内容上,由于是抽象画,咨询师直观上暂时无法感受到具体内容的含义,因此这一步可暂时忽略。
因此,对于上图来说,在定位特征词的时候,红色、黄色、方形、圆形、倾斜、螺旋形等,这些具有明显特点的词汇,可作为特征词词汇。
(二)词汇表的制作
确定了以上的特征词之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特征词汇填入下面的特征词词汇表了:
表4-1 特征词词汇表
词汇表共包括7列,其中第1列为刺激词,系咨询师需要向来访者呈现的词汇;第2列为反应词;第3列为反应时间;第4列为备注;第5列为二级反应词(即对反应词的反应词);第6列为二级反应时间;第7列为二级反应的备注。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特征词可作为词汇表的1类刺激词汇,除了这些词之外,还可设置一些2类刺激词汇,以及3类干扰词汇。
2类刺激词汇主要用来考察来访者的其他相关信息,其确定可根据咨询师掌握的该来访者的前期资料、画面静态分析结果,以及该来访者在面询中的主诉等线索灵活处理,如:大学、寝室、初中、高中、父亲、母亲、亲戚、家庭、家乡、童年、专业、未来、男朋友、女朋友、考研、工作等,用以考察来访者的成长经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况;3类干扰词汇主要用以充实整个词汇表,增加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米饭、巧克力、下雨、绿色、紫色、彩虹、电脑、桌子等。
特征词即1类刺激词汇和其他词汇的比例应控制在1∶10左右。
在正式测验前,咨询师可以带领来访者做几次练习以使其熟悉测验过程。
(三)呈现及记录
1.呈现
呈现环节的指导语为:现在我们来做一项测试,我说一个词语,你尽可能快地说出这个词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其他的词语,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比如:我说“鲜花”,有人的反应是“美丽”,有人的反应是“香”,有人的反应是“有刺”,尽可能快地说出你关于这个词的联想;再比如,我说“红色”,有人的反应可能是“很热情”,有人的反应可能是“血腥”。每个人对同一词语的反应可能都不一样,希望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出你所联想到的描述。
当确信被试了解了特征词联想的操作过程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施测了,在正式施测之前,可带领来访者适当地做一些预练习。
2.记录
首先,以特征词“红色”为例,词汇表需要考察的内容包括来访者对于“红色”这一特征词汇的反应词和反应时间,咨询师将来访者的反应分别填入到表4-1的第2列、第3列中;当来访者在反应过程中有其他较为明显的情况时,将其记录到第4列备注中:比如,来访者在反应的时候伴随着具有心理分析价值的表情、肢体、语气信息等。
其次,如果来访者对于“红色”这一特征词,给出的反应词本身是奇特的,或是具有分析价值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记录反应词的“二级反应词”。比如,来访者对“红色”特征词给出的反应词是“猫”,而“猫”与“红色”这种色彩的集体无意识象征没有明显关联,那咨询师就要将“猫”单独做记号,在进行完事先定好的一轮词汇的呈现之后,再将“猫”这个词作为刺激词进行呈现,并将来访者对“猫”的反应词填入到第5列“二级反应词”中。比如,来访者对“猫”的联想词为“凶残”,那么就将“凶残”填入到第5列“二级反应词”中,同先前的操作一样,分别将二级反应过程的反应时间和备注信息记录到第6列和第7列。
在记录反应时的时候,若条件允许,咨询师最好用秒表记录精确的反应时间。但是在实际咨询过程中,如果条件不允许,咨询师根据自己的评估,在反应时间“正常”或“过长”这两个选项中打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