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画面联想技术

二、画面联想技术

联想分析法在梦的解析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而画面联想技术是本书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将联想分析法和绘画心理分析结合起来,让来访者充分表述其对作品或创作过程的联想的一种技术。

(一)联想维度

在实际过程中,联想的维度是自由而广泛的,总的来说包括了联想的切入点,联想的时序性,联想的方式、联想的表述等四个方面。

在画面联想分析中,从切入点来看,我们既可以以画面整体为切入点,也可以以画面的某个部分为切入点进行联想。

从时序性来看,咨询师可以引导来访者对其在创作过程中大脑所产生的某种意念进行回忆性的探讨和联想,也可以在来访者在创作过程之后,在咨询师引导下对已完成的创作进行联想。

从联想方式来看,既可以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以切入点为初始进行自由联想;也可以采用直接联想的方式,对整体画面或某个画面元素的意义进行直接联想。

从联想的表述来看,来访者的表述既可以是认知性质的,如某种客观的感知、某个回忆片段、某个思维片段、某个想法等;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性质的,如某种情绪、某种情感等;也可以是意向性质,如某种对未来的期待、某种对未来的规划等。咨询师只起引导作用,不规定联想表述的内容,也不轻易打断来访者的联想表述。

表4-3 画面联想类型表

978-7-111-58467-4-Chapter04-12.jpg

(续)

978-7-111-58467-4-Chapter04-13.jpg

(二)联想引导语句

在画面联想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本书作者常用的联想引导语句包括:

1.创作这幅画的时候,你当时想到了什么,能尽量描述一下吗?

2.创作的时候,你当时产生过什么感觉/情绪/想法/回忆/期待吗?大脑中闪现过什么印象深刻的画面或思维片段吗?

3.创作画面中的这个……的时候,你当时产生过什么感觉/情绪/想法/回忆?大脑中闪现过什么画面或思维片段吗?

4.画面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情绪/想法?

5.画面中的……,让你想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感觉/情绪?

6.画面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季节/时代呢?这个时间/季节/时代,给了你什么感觉/情绪/想法?

7.你感觉画面中的……是什么样的?

8.你感到画面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地点?这个地点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情绪/想法?

9.你觉得画面中的……(位置)有人吗?如果有人,在做什么/是什么状态?如果没有人,你为什么感觉/希望没有人?

10.我注意到,画面中有一个……,这个……让你想到了/感受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情绪/回忆?

11.我注意到,画面中有一个……,你觉得这个……的含义是什么/在提醒你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是用来做什么的?

12.我注意到,对于画面中的这个……,你的表现方式很特别,你为什么会这样表现呢?这样表现当时给你带了什么样的感受/此刻让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感觉/情绪/想法/回忆?

13.你期待画面中的……是什么样子的呢?

14.如果让你给这幅画命名,你将如何命名?

15.闭上眼睛,穿越到画面中去,说说看到了什么/此刻的情绪/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16.以这幅画为脚本,讲一个故事。

以上的引导语句,结合了画面联想类型表中的联想的切入点、时序性、方式、表述等4个维度,在具象画、抽象画、不限定画的具体操作中,咨询师均可根据来访者及其作品的实际情况,将这4个维度结合起来灵活使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咨询师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

1.实施前,对来访者再次强调保密原则,尽量打消来访者的隐私顾虑。

让来访者将其根据画面联想到的内容客观全面地描述出来。某些内容来访者主观上越感到羞耻和不愉快,越不好意思说出口,可能就越具有咨询意义上分析探讨的价值。

2.实施前,向来访者强调联想的自由性,不用过多考虑语言组织和逻辑。

让来访者在描述过程中,不用考虑说得好不好,有没有逻辑。和语言相比,人的感受所包含的信息要更多、更快速、更复杂,也更容易转瞬即逝。太有逻辑的描述,组织得过于清晰的语言,有时候反而是经过了大脑加工,经过了意识和心理防御机制的检阅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会损失很多重要的信息。

3.实施中,保证来访者的连续性和主动性,咨询师不参与、不评论来访者的联想内容。

画面联想分析的主体是来访者,咨询师要时刻保证来访者的连续性和主动性,不轻易打断来访者的画面联想,影响来访者联想的连续性;也不总结或评论来访者联想的内容,因为在总结或评论的时候,可能会加入咨询师本人的联想画面,影响来访者联想的主动性。

同时,与其他心理咨询方式一样,画面联想也需要咨询师适时地运用各种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咨询过程。画面联想分析时,咨询师要实时记录来访者的联想内容以及在联想过程中出现的阻抗和移情等情况,在此过程中,在发挥来访者自由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运用常规心理咨询技术适当地引导和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