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家话(第2辑)》简介
《苏州家话(第2辑)》这本书是由.李婧娟主编创作的,《苏州家话(第2辑)》共有168章节
1
编委会
主 任:张 曙 成 员:李婧娟 徐 洁 邢 华 李卓尔 主 编:李婧娟 副主编:徐 洁 邢 华...
2
前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
3
目录
目 录 编委会 前言 第一章 童年:孩子人生幸福的起点 童年阶段的重要特点 李婧娟 黄辛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黄辛隐 李婧娟 孟 瑾 孙云晓 孩子的天性 孙云...
4
第一章 童年:孩子人生幸福的起点
心理学揭示,人成年后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是其童年经历的重复。童年的生长环境,塑造了人的性格;童年的生长经历,固化了人的思维模式和无意识的惯性。很多人在后续的社会环...
5
童年阶段的重要特点
童年是人一生成长的初始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养成、奠定基础的根本阶段。...
6
李婧娟
处于童年这个阶段的孩子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呢? 第一,他的身体还非常的稚嫩。 第二,他的心智在飞快地发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和成熟。 第三,他的自我意识已...
7
黄辛隐
童年是一个人养成性格、奠定基础的阶段。我想讲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叫客体关系,各位家长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下。它是整个精神分析流派里面的一个基础理论。0到12个...
8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和爱护,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成长。...
9
黄辛隐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陪伴孩子,多陪一分钟总比少陪一分钟好,陪过一天总比一天没陪要好。其实孩子也是有自然生长能力的。说实话,各位家长的事业也是蛮重要的,有的时候也是...
10
李婧娟
在孩子的童年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父母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怎样建立亲密关系呢? 第一,父母要陪伴孩子,而且应该是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是时间上...
11
孟 瑾
我想到了我的儿子。因为我对他的管教比较严格,他小时候写文章一般都是写爸爸对他如何好,外婆对他如何好,没有一篇写我。但初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周记一样的小作文,说“母...
12
孙云晓
很多父母都会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就是在孩子10岁前,特别在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很少管他。父母总是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不用管,长大了就好了,大了就懂事了。有的父母忙...
13
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很多人长大后都会怀念儿童时期。其实他们怀念的就是那时天真无邪、自由自在的状态。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孩子...
14
孙云晓
我认为,“儿童乃成人之父”。我今年63岁。我的童年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最深刻、最美好的印象,而且这两件事情改变了我的一生。第一件事情:童年的时候,我喜欢拥抱大自...
15
黄辛隐
我跟孙老师差不了几岁,所以孙老师讲什么,我的共鸣会特别地强烈。刚才听孙老师讲他童年故事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诗和远方”。 孙老师说到大自然。我觉得大自然就是“远方...
16
孟 瑾
我们一直说儿童的天性就是自然,所以为儿童创设什么样的环境非常重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看重儿童的认知学习,反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我觉得幼儿...
17
直接体验的重要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只有经过体验和实践才能长知识、长才干。父母和老师教授的都是间接经验,而孩子的体验才是直接经验。孩子只有有了直接经验,才能将间...
18
孙云晓
有的父母说:“我家孩子没有主动性,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孩子不可能什么爱好都没有。我跟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教授通过邮件讨论...
19
李婧娟
我回想起来,我童年时就是尽情地玩耍。下午放学后我就跟小伙伴去割草,在割草的时候和大家一起背课文。作业我从来都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回到家我从来不做作业,不是割草就是...
20
孙云晓
美国的心理学会前主席斯腾伯格谈到,人的成功智力有三个,分别是学习智力、实践智力和创新智力。其实实践智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巨大。现在为什么好多孩子自杀?我们不要把...
21
黄辛隐
在这里,我想讲一件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事。她曾经在立达中学读初中。在她初二时,有一天下午下大雨。那天我跟我爱人都在学校里忙着。下课以后,老师让她去办公室处理一些事...
22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话虽有些夸张,但也形象地描述了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可塑性非常强。小时候孩子宛如一张白纸。外界的刺激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会对他...
23
徐 瑛
一年级的小学生进入学习阶段之后,他们会有怎样的一些不适应的现象和状态呢?据我们多年的观察,其实孩子们的不适应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生活,另一个方面是学习。...
24
孟 瑾
实际上幼小衔接也是最近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每年我们花朵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毕业后,我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出去后怎么适应小学?原来在幼儿园,很多我们认为发展得非常好的孩子...
25
龚 苑
听了徐校长的话,我确实觉得我有点焦虑了。我的孩子现在读大班。相信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跟我一样也是有一点焦虑的。我的孩子读花朵幼儿园。花朵幼儿园一直注重孩子的个性...
26
卜雪梅
这种内心的冲突,每一个家长可能都会体会到。有时家长会觉得让孩子早点学一些一年级的知识,上小学以后他就不至于跟不上,他的自信就不会受到打击,但家长又会觉得这样做跟...
27
李婧娟
我刚才在听大家讲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想,我的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我做了什么,我当时是什么样的状态。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教训可能多于经验。当然经验也有一点。第一,我...
28
幼小衔接是很重要的事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不仅学习环境发生了转变,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得孩子“断层”,因此孩子需要进行幼小衔接。...
29
赵石屏
幼儿园到小学的跨度为什么衔接起来那么困难呢?因为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中心的,但是小学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家长要让孩子在作息时间上做好准备。读幼儿园时,孩子去晚一点,好...
30
李婧娟
我想到我自己上一年级时确实也是这个样子。小孩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懵懂的。也许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在一年级的上半学期,我在前半个学期内都比较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