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李 娟

幼儿园的孩子的角度来说,伤痛可能源于他的一些基本的需要没得到满足。比如他今天想要跟爸爸妈妈到哪里去玩,也可能是前几天爸爸妈妈已经跟他规划好了,说今天要带他去哪里玩,但是爸爸妈妈因为工作或者一些突发的事情对他说:“今天我们有事,不能带你去玩了。你只能到爷爷奶奶家或者到放心班去了。”这对孩子来说可能也是一种伤痛。而某些家庭的小小纠纷也会让孩子内心很纠结。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或者他不知道他应该是听从爸爸妈妈的,还是听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我们幼儿园老师平时在工作当中,也能接触很多来自祖辈和父母的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做法也会给孩子一点小小的伤痛。这是我的理解。

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家庭: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前就说好要生两个孩子,老大跟爸爸姓,老二跟妈妈姓。两个孩子分别姓了两家的姓以后,分别是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带大的。老大觉得“我是爷爷奶奶家的”,老二觉得“我是外公外婆家的”。我看到一个很鲜活的例子。有一对双胞胎女孩,平时由外公来接妹妹,爷爷来接姐姐。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孩子们都在教室里面排好队,而这对双胞胎一般都排在一起。那天妈妈下班比较早,就提前来接孩子。平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带着妹妹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带着姐姐一起生活。两家住得很近。那天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姐姐排在前面,妹妹排在后面。姐姐看见了妈妈。妈妈以为姐姐要朝自己走过来,结果姐姐绕开了妈妈,走到了后面的爷爷那里。然后妹妹欢天喜地地说:“啊!妈妈,你今天来接我,对吗?”这时姐姐就很冷漠地看看妈妈,可能会觉得“她们是一家的,我跟爷爷是一家的”。

后来我打听了一下,妈妈还是觉得很失落,但是她也觉得无奈,因为两家已经说好了,两个孩子就是得这么姓、这么带。我不知道这会给两个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