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春
表扬,我觉得可以描述为悦其心。悦是喜悦的悦。表扬就是让孩子变得很阳光、很快乐。批评,我觉得可以描述为撼其心。撼是震撼的撼。有一句话是“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自己从教这么多年,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多表扬、少批评,或者多赏识、少惩罚。这是我做教师的一个指导思想。
在这里我要说一说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当时我班里来了一个孩子。校长特别嘱咐我说:“蔡老师,这个孩子是刚调过来的,很特别。”原来,这个孩子是一个惯偷。四年级的孩子就是一个惯偷,那么我该怎么教育他呢?我一直在想办法。正好那一天是中秋节,我在想这孩子在家里干什么,于是我就拿着月饼到他家里去了。孩子家里边只有一间房。整个房子里到处都是碗,没洗的碗,还有鸡蛋、白菜。孩子过得很苦。他的妈妈一直在外面打工,而爸爸因为被追债,逃到外面去了。所以看到这个情景时,我是真的很同情这个孩子。我把月饼放在他的桌上。他看到是我,就说:“呀!蔡老师,你怎么来了呀?”我说:“蔡老师给你送月饼来了。”他看了月饼之后,一下子吃了五个。等他吃完月饼,我说:“来!我们一起来打扫卫生吧!”然后我就和他一起扫地,一起洗碗。打扫完毕以后,我说:“蔡老师回去了,你也早点休息。”他说:“蔡老师,我送你。”他一直把我送到门口。第二天,因为这件小小的事情,班级里“炸锅”了。我一到办公室,几个学生就冲进来,说:“蔡老师,蔡老师,不公平!不公平!”我说:“怎么不公平啊?”学生们说:“昨天那个同学吃到了你那么多的月饼,我们怎么一个月饼都没吃到?那个同学在班级里面跳呀叫呀,一个劲地说‘老师喜欢我,老师喜欢我’。”我一听,开心死了。我觉得那个孩子的心中已经有我了。其实那天我没有表扬他,我只是用我的行为告诉他我赏识他。他心中有我以后,我开始逐渐表扬他。比如他做作业有点进步了,我会告诉他“你真棒”或者给他一颗糖,因为在他的生活当中,妈妈很少给他这种零食。又比如他的作业本没有了,我就奖给他一个本子。就在这样不断赏识、表扬的过程当中,他找到了自我,也就慢慢地没有偷东西的行为了,因为他缺什么,他可以向我提。当然我跟他妈妈约定好了,我能够为他提供什么。后来他慢慢向良性方向发展了。所以我觉得赏识和表扬对他起了很大的作用,让他树立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