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娟
我再举个例子。高一的时候,我儿子是团支部书记,班主任也很器重他。但是有一次他跟班主任发生了冲突。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李校长(那时候我是学校的校长),不好意思,你儿子从学校出走了。我不知道他去哪里了。”正搁下电话的时候,我看见我儿子出现在家门口。其实那个时候他是不应该回来的,因为学校是有夜自修的。他就直接往楼上去了。我也没跟他说什么,也没追上去。我很正常地做晚饭。但是过了两三分钟,他又从楼上下来了。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能因为别人的过错就毁了我自己的前程。我去学校了。”我一句话也没说,就只向他竖了大拇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班主任是一个严格管理班级的老师,趁孩子们去上体育课的时候,到教室里把所有的课桌翻了一个遍,把孩子们所有跟教学无关的书全部没收了,其中包括我儿子从学校图书馆借的那本《黑洞》。回到教室,同学们义愤填膺:“老师怎么把我们的课外书全部翻走了?”其他同学不敢出头,但我儿子敢作敢为。他走进班主任的办公室,“啪啪啪啪”翻到了他借的那本《黑洞》,拿起来便扬长而去。班主任追到教室说:“你怎么可以这么随便地到我办公室把这本书拿走?”我儿子反问:“你怎么可以到我书包里把我的书拿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实说我儿子就是非常自然地在和班主任对话。他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很得体的人。他是用非常合适的一种语气和语调与班主任交流的。班主任说:“这是我的规矩,这是我的班规。”我儿子说:“班规不合理,要修改。”然后班主任说:“如果你不执行我的班规,就请你从这个教室里出去。”我儿子说:“好吧,这是你说的。”所以他就这么“出走”了。
所以父母应该怎么去跟孩子相处呢?其实只要你真正地懂孩子,真正地理解孩子,真正地尊重孩子,甚至当他犯了点小错误的时候,你也不急着指责他、批评他,他就会特别感激你、信任你,然后他自然就会告诉你事情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