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映雪

牟映雪

我觉得刚才朱校长说得特别好。我的孩子现在读高三,她也有不少心理负担。星期五的晚上她回来时满面笑容。星期天中午要回学校的时候我送她去。她说:“妈妈我可不可以在车里面再坐一会儿?”我说:“可以。”她说:“你为什么每次都很早就把我送到学校?”我们家离学校不算太远,按照常理来讲,我开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但是中间有高速路,又有重庆西站等,一旦遇上堵车,可能开三个小时都到不了,所以我每次很早就送她去学校了。一般来讲,她会比其他同学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而在这一个半小时里,她就会有焦虑感。她说:“我好累,如果可以不上学该有多好!”其实她不是一个“学渣”。她这样讲的时候,一般我就笑一笑,说:“好的。你在车里面坐一坐。你看,我可以放点什么音乐呢?你自己手头有手机,要不你打打游戏吧。找一个激烈点的游戏打一打,然后缓解一下。”我想说的意思就是孩子都有心理负担,我们可以想办法让他适当地缓解一下。

她最近还喜欢跟我谈关于考大学的话题。她说:“妈妈,我发现最近同学们都在说考什么样的大学。我能考什么样的大学呢?我好像考重庆大学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要考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那么我觉得实在是太难了。”我说:“为什么?”她说:“你看,我的成绩目前谈不上多靠前。我也不是不想努力,只是我觉得我努力也考不上这两所学校。”这其实就反映了她的一个矛盾的心态。她还说她没什么兴趣爱好。她想了想说:“我要么将来学哲学。我觉得我学哲学还可以。要么我将来学心理学。你觉得怎么样?”我说:“这两个专业只要你喜欢,都可以。你为什么想学心理学呢?”她说:“我学了心理学,将来就可以当心理咨询师。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有心理问题,我也想进行自我调适。”我说:“这个问题妈妈还要思考一下。我们到时候再协商。现在你不要想太多,你只要把每天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你现在只需要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你要读大学。至于读什么样的大学,等到明年高考分数出来以后,我们再讨论。”我当时不想她过早地把这些问题放在眼前来思考。我想给她减负,让她活在当下。

进入高中以后,孩子一定会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朱校长刚才那句话说得特别好,多元化发展。我觉得孩子可以在学校做职业性向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目前的能力和潜力。通过职业性向测试,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也会更清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