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公林

侯公林

孩子在家长面前和在学校的表现不一样,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家里你们对他的管束比较严格,他怕你们,到学校以后他就把压力释放出来了。如果在家里你们压制得太厉害的话,他就会到别的地方去释放压力。在家里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他的反社会倾向会比较强烈。

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告诉孩子应该如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平时也没有关注这一方面。学校教育一定要跟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曾经有位老师讲过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一位家长对孩子无条件地宠爱。有一天放学了,大家都走了,只有这个孩子在操场上玩。班主任就把他的书包放在门口,把教室门锁了,然后跟他说:“你等一下到教室门口来拿书包。”之后孩子走到教室门口,把书包里面的书往地上一倒,就打电话告诉妈妈,老师把他的书包扔出来了。好在当时教室门口有监控。这里有几个难题:家长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教育,怎么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适应和老师、同学的沟通。孩子出现吵架打架的情况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然后要跟学校、老师紧密联合起来,分析原因,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个好的孩子一定有阳光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如果要看孩子好还是不好,首先要看他开不开心,然后再看他的身体健不健康。如果一个孩子只是成绩好,心理不是阳光的、健康的,实际上就说明家长的教育是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