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嫣
各位家长,你觉得惩戒是不是责骂或打骂?我看到在场的很多家长都在摇头。我相信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惩戒并不是简单的一种批评或者粗暴的一种动手,对不对?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曾经在知乎上面看到过这样一个话题。有个人是这样说的:“那些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他列举了很多条。我选了几条来给大家念一念。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比如:“长大以后,我们会经常怀疑自己,从来不会跟别人提出要求,为人比较随和,偶尔吃亏也总是默默地忍受。”“当被人夸奖和关注的时候,我们永远觉得受宠若惊,甚至会觉得有很多压力,感到有非常重的负担,觉得自己配不上,害怕受伤,害怕失败等。”我看了这些列举的一条条内容以后,很有感触,因为感觉很多内容在自己身上也得到了印证。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家长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留言里面说“全中”的人不在少数。我回想起来,我的父亲也比较严厉,对我的要求比较高。只要我犯错,他通常就是板着脸来训斥我的。所以长大以后,我看见我父亲时,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害怕。而且我工作以后,在做事上有的时候也会畏首畏尾,会害怕失败,会容易紧张。所以我觉得,从小在打压的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信和自尊心可能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会面临第二个问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的惩戒的,但是我们又不应该去打压孩子。那么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孩子犯错呢?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爸爸妈妈,你是如何去定义孩子犯错的?我们好像每天都会遇到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比较调皮,不听话,经常会惹是生非,有时候甚至会在学校里面闯祸,被老师批评;孩子的动作非常慢,容易拖拉,每天都弄到很晚才睡觉;孩子可能就是有些没大没小的,就是比较没有礼貌,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家人;孩子明明犯了错误,你跟他指出时,他就是怎么也不愿意承认,有的时候还会撒谎。我们的家长是不是每天都会因为这些数不清的小问题感到非常惶恐,感到非常郁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带着这种焦虑,抱着这种非常急迫的心情,去看待孩子的这些行为,去处理孩子的这些问题,你的行为方式往往就会带有攻击性。我们常常也会看到很多家长一下子就变得暴跳如雷,负面情绪大爆发,甚至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家长在做出这种行为的同时,可能忽略了一点,就是在否定孩子的这种过错的同时,也在情感上把孩子孤立了。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被温和地对待,尤其是孩子。
我还记得我的儿子在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家里面玩,他把一个比较心爱的汽车小玩具从阳台上朝远方扔出去了。然后他觉得非常得意,还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跟我说:“妈妈,你看我把我心爱的小汽车扔得多远啊。”他在跟我炫耀呢,真的很希望我表扬他。其实我当时是相当生气的,但是我还是努力地克制了自己马上要脱口而出的一些责备的话语。我把他带到楼下,跟他一起去找小汽车。在找的过程当中,我就跟他谈心:“这个玩具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把心爱的玩具弄丢了,其实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是开心得意的,还是非常伤心难过的?而且从高处把这个玩具扔下去会有多危险,会产生怎样的一个后果?”我们一边谈一边找,找了很长时间,因为他扔得蛮远的。后来我们好不容易在一个很脏的草丛里面找到了小汽车。最后他悄悄地跟我说:“妈妈,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我觉得,无论我们通过何种方式去惩戒孩子,都要让孩子知道在犯错以后自己该怎么做。这比让他因为这个错误的本身受到惩罚更重要!因此,我最后想对大家说的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可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种成长。孩子在亲身体验怎样面对犯错以及处理错误的过程中,会慢慢地找到规则,然后才能够建立自己的规则和自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