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勇
2025年11月02日
徐 勇
我认为,对于很多事情,我们也不能就事论事。比如拖延症的问题。实际上拖延症的形成经过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想纠正孩子拖延的习惯,难度是很大的。在儿童教育的模式中有不少是成功的模式,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不成功的模式。孩子确实是不一样的。那么作为一个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实际上我也真的很困惑。我不是搞儿童教育的,但是对教育的体会很深。我现在是做大学教育的。大学教育和儿童教育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相似的地方。我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不管是做老师,还是做家长,爱心都非常重要。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孩子没有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只感受到家长对他要求严格。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不管家长是表扬他还是批评他,他都觉得无所谓。这就是他感觉不到温暖的表现。但是这种温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感受不到温暖的话,家长的表扬和批评都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家长一定要有爱心。家长也要有耐心。耐心实际上是考验家长修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修养这门功课家长自己都没有做好,那么想教育好孩子,难度是很大的。很多孩子的自觉性都不强,自制力也比较弱,这就要考验家长的耐心了。除了有爱心和耐心外,家长还要细心。家长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比如孩子有拖延症,那么家长就应该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拖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纠正孩子的这个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时间管理计划,并用表扬、鼓励等方法帮助孩子改掉拖延的习惯。
我认为儿童教育没有灵丹妙药。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经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虽然儿童教育有通用的模式,但这种通用的模式只是原则性的。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真的很大。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