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屏

赵石屏

我接着徐校长的话再说一下关于理解力的问题。我曾经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高年级的老师来监考一年级的学生。老师交代了考试要注意哪些事项以后,坐在老师前面的那个女孩端端正正地把手举起,然后站起来,用很甜美的声音对老师说:“老师,什么叫期末考试?”那个老师当时就愣了,因为她是高年级的老师,从来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她说:“一学期结束了,要进行的考试就是期末考试。”孩子们听后就开始考试了。老师要念题,因为孩子识字有限。当老师念到“某某某有九个苹果,某某某有六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的时候,旁边一个小男孩应声答道:“老师,我知道,有15个苹果。”他就这么把答案说出来了。老师就对他说:“考试的时候不要把答案说出来。说出来是不对的。”旁边另一个孩子听说“是不对的”,就赶快把自己写的“15”擦了。擦了之后,我就看他扳着手指算,然后说:“老师,是15啊。我算了两次,结果都是15。如果不是15,那是多少啊?”这个时候老师被他们弄糊涂了,便转过头去跟那个小孩说:“我不是说15不对,我的意思是把15说出来不对。”老师旁边另外两个小孩就吵起来了。那个女孩说:“我说是15,你说不是。”然后那个男孩说:“你没听到老师说吗?15说出来就是不对的。”你看他们的这种理解力。六七岁的孩子读了一学期的书了,还是不能理解老师的意思。所以,好多家长朝孩子发火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因为他不能理解。而这个理解力要培养起来的话,我觉得一般需要三年。当然一个班大概有四五个孩子的理解力相对比较强。你的孩子如果是那四五个之一,那么你可以省点心;如果你的孩子不在那四五个里面,那么你需要耐心培养他。如果三年之后你的孩子在语言理解上还跟不上班里的平均水平,那么你可能要对他加强训练了。

刚才徐校长和孟园长都说到生活能力的问题。在座的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和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可能都要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把孩子变得很利索。利索的孩子容易学好。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小学里面必须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打开文具盒,拿出铅笔,上体育课前换衣服、换运动鞋……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系鞋带是一个有难度的基本功,孩子在四五岁时就要开始学习系鞋带。上小学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自己利索地系鞋带,那么前面说的那些事情他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我们说的做好入学准备要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系鞋带。你在家里可以代替你的孩子做一切事情,但是你不可能天天跑到学校去给他系鞋带。我之所以说利索的孩子容易学好,就是因为他可以在学校独立完成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