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学
到了中学,孩子的负担确实非常重。这些负担来自多方面。首先是自身学业的要求。随着年级的增高,本身的学业负担、学的知识就增加了。我觉得这方面的负担具有双重性质:既是负担,也是人生所需。这一时期是大量储备知识、探究未来、探究世界的最美好的时期,所以我觉得孩子应该珍惜。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讲,首先孩子要应对学业的负担,有时候压力还是很大的。其次,孩子要应对来自社会的压力,特别是家长的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再次,孩子要应对学业之外的其他因素。青春期孩子在社会化、成人化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矛盾,但他没有时间去应对,没有能力去应对,所以他就会烦恼。我觉得每个孩子的身心基础、特点和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跑800米或1000米很轻松,但有的人就很累。同样地,有的孩子能坚持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有的孩子就不行,他九点多就想睡觉了。所以孩子本身的生理能力就不同。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呼吁给孩子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改进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等等。从家庭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家长要理解孩子。我刚刚一直在想家庭是什么。家庭就是一个港湾,所以家长要静悄悄地、耐心地、很愉快地期待你的孩子回家。你不要多讲话,就很愉快地期待一家人团聚。你每天给孩子营造的都是轻松的氛围,让孩子看到的都是愉快的面部表情,我觉得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减负方法。另外,我觉得家长在言语和认识方面对孩子的期待要实事求是,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比,也不要把孩子的现在跟他的过去比。他初中时可能学得特别好,但到了高中他就不适应了。初中时他可以考90多分,但到了高中就不一定了,考80多分很正常。在高中学的内容跟在初中学的内容不一样,这次考试跟下次考试也不一样。所以家长一定要灵活,对孩子有多种期待,要辩证地去看孩子的表现。
家长在处理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时要借助第三者。我这里讲的第三者就是学校。所以我一直期待家长主动跟老师联系,了解学校的要求,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在班级里的真实情况。我觉得这样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