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特点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所谓“脏腑娇嫩”,就是孩子出生之后,身体的脏腑尚未发育完全,就像小禾苗一样,刚刚长出了头,非常的“娇嫩”,遇到什么风吹草动,就容易损伤脏腑。
所谓“形气未充”,就是孩子的形体与脏腑功能并不像大人那么充实强壮,如果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或者吃得太多,我们大人是可以很好地调节适应,但孩子就不一定了,一不注意,就容易生病。

新生儿刚刚降临时,身体脏腑发育未完全,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应该特别呵护。
例1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冷,就以大人的标准给孩子穿衣服,这样往往会导致孩子穿太多而出很多的汗,此时稍不注意就会感受风寒、风热等邪气,肺就容易受到损伤,孩子的表现有发烧、流鼻涕、鼻塞、咳嗽、咽肿等症状。
例2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得多就会长高个,平时不注意孩子的饭量,使劲让孩子吃,往往会导致孩子积食,这是因为脾胃受到了损伤,孩子的表现有胀肚、不爱吃饭、反酸水、口腔异味、打嗝有腐臭味等症状。所以,古人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清代著名的中医学典籍《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中,记载了孩子的五脏特点为“三不足,两有余”,即“肺脾肾不足,心肝有余”。此外,书中还有一首《小儿五脏歌》对孩子的脏腑特点进行了描述:
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
心火为热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五脏特点,下面我们对这首小诗进行详细解释。
五脏之中肝有余
孩子犹如刚刚长出头的禾苗,生长迅速,这是因为人体五脏之中,肝脏属木,就像禾苗一样,肝主升发。经过十月怀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好像谷种蓄积了一整个冬天的能量变成禾苗,又借助春天大自然欣欣向荣、旺盛的生命力而快速成长。这种旺盛的生长之气,就归功于肝。当然,如果孩子生长力过于旺盛而人体又无法抑制,这也是肝的责任。所以如果孩子容易生病,也可能是“五脏之中肝有余”所致。
脾常不足
作为孩子,脾胃运化功能还不健全,而平时吃东西也容易无节制,如果此时父母没有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很容易导致孩子积食,而积食恰好是诱发孩子感冒,或加重孩子感冒,或使孩子感冒反反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俗话说的“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孩子来说,适当控制饮食,也是远离疾病的良方。
肾常虚和心火为热同肝论
中医认为,五行(金、木、水、火、土)、阴阳与五脏是相对的,肾属水、属阴,而心属火,属阳。孩子出生之后,肾精(阴)虽然充足,但因孩子生长(阳)迅速,就会形成“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肾虚之证在小儿常见有五迟、五软、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完善,以及遗尿等症。调理当以滋阴补肾。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常常睡不好,表现为入睡难、盗汗、发梦受惊等,这很有可能是心火肝热引起的,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五行中心为火脏,肝为木脏,易生火。调理宜少吃上火食物,多吃清肝火果蔬,多补水分,保证充足睡眠。
娇肺遭伤不易愈
在《小儿五脏歌》中,“娇肺遭伤不易愈”这句是涉及孩子发烧最重要的一句话。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所谓娇就是娇嫩、容易受伤的意思。孩子的脏腑本来就十分娇嫩,而在本就娇嫩的脏腑中最为娇嫩的就是肺,当风寒、风热等邪气侵袭身体时,肺最先受到伤害,肺不好,自然感冒就难以痊愈。
生理特点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初春时节,小禾苗、小草刚刚长出来时,生长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今天刚发芽,明天就可能长出两片嫩叶了。其实,孩子的生长速度也是这样惊人的。
在唐代儿科专著《颅囟经》中,提到孩子是“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犹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就和初升的旭日、方荫的小草一样,“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什么是旭日之初升?
大家都见过日出,不管是山上的,还是草原的或者海边的,日出是非常快的。几分钟前,太阳才露出一点点,但没过一会儿,它就升起来了,这就是旭日之初升。
什么是草木之方荫?
萌就是春天小草刚长出的状态。小草刚长出时,今天才冒个小尖,明天就可能多出了一片叶子,再过几天,就会长出好几片叶子,也是“欣欣向荣”的状态。
病理特点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孩子的生理特点,所以,孩子一旦生病,很容易出现“发病容易、传变(传变在中医学中是指病邪或病变的转移、演变,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迅速”的病理特点。
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提到,小儿“邪气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意思就是孩子受邪气而发病,就像马奔跑起来那么快;而转变的速度,犹如闪电一样快。总之,孩子受邪气之病后很容易会发生转变。这是因为孩子对外邪的抵抗能力较差,加上自身对外界寒暖不能及时调节,饮食不能自己控制。因此,在外容易受邪气侵袭,在内容易被饮食所伤。所以,孩子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传变变化。
例如
孩子上午是发烧、咳嗽、痰白的风寒感冒,下午就可能变成咳嗽加重、痰黄量多的风热感冒了。2小时前,孩子不发烧、不出汗,精神状态良好,但可能现在就高烧、大汗淋淋,精神萎靡。这些就是孩子“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重要表现,也是由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
病理特点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上面提到孩子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但家长也不必太担心,因为孩子还有“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特点。
我们成年人经过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多年侵染,身体里多多少少会有痰湿、湿热、血瘀等“垃圾、毒素”,甚至内心也会有不干净的想法,这些都会影响身体脏气的清灵通达,自然就会导致病后痊愈过程缓慢。
而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并未受到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诸多污染,从内而外,都是纯净的,元气本身就充足,脏气非常清灵,所以生病后,身体可以很好地调动正气来祛除邪气,从而辅助康复。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生病后,药味(也就是尽量选择药味不太浓重的药,这样孩子容易接受)和药量(也就是某味药本应用5克,但孩子选择2克即可)都较轻,却很容易起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