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源泉室”

“知识源泉室”

我们如此称呼一个小房间。在这里揭示了许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主要进行益智手工,培养主动精神和创造力。这里是少年之家。我们把这个小房间打造成所有少年们都要从这里经过的“知识源泉室”,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少年们。我们每个教师都是这个少年之家的指导人,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努力想出点儿新东西来把少年们的双手和思维结合起来。

这个少年之家里摆放着一些反映各类现象的模型,五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学之前一直长时间思考这些现象。瞧,那是一台正在使用中的谷物清洗机模型。从机器上拆下来一些组件,把它们放到旁边,机器就没办法运转了。为什么机器不能运转了?每个组件起什么作用?如果把一个组件替换成构造不同的另一个组件,就能清洗另一种谷物了。为什么会这样?瞧,这是一个为畜牧场供水的辅助装置模型。为了让这个装置运转,需要了解组件的相互作用,而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思考。

物理老师摆出几种具有特别奥秘的机械装置模型:这里面个别组件制造得有问题,其结果是模型不能正确运转或根本不运转。“为什么这个模型不能正确运转?”这个放在模型上的提示语促使少年们去探索,去研究。这就开启了抽象思维的源泉:事实上,一切吸引注意力的东西都需要对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在化学学习中,要求少年们仔细观察个别物质的特性,需要想一想,为什么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了改变(在化合物中,当温度变化时)。所有这一切也是对相互关系的研究。

我们并不担心,少年们都还没有学到这里展示的许多事物和现象。我们恰恰想要让好奇的头脑自己找出关于那个让他激动的问题的答案。就让课外选修活动与课堂必修的智力工作同步进行好了。这里还有各种书籍(参考书、指南),学生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感兴趣的内容。

归纳分类也占有重要地位。归纳分类是思维之母。生物老师、化学老师、历史老师、文学老师都甄选一些本门课的作业;少年们在思考事物的属性时,将它们归类到所学的这门课或纳入某个组、某个班、某个历史时期、某种类型等。文件夹里放着几十个随意叠在一起的干叶子。我们给出的任务是:把它们分类并登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少年们是怎样专心研究每一片叶子的。书籍在这时候成了他们第一个助手。为了归纳和分类,他们采集了土壤和肥料样本,不同种类的树木。就历史而言,我们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图片,上面画了很多劳动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家具什物、衣服。需要确定它们属于什么时期的。文学方面,我们摘录了文学作品的片段而不指出作者。学生们需要根据作品风格来确定这个片段是谁写的。

我们也给学生们布置了更复杂一些的作业。例如,根据草图来组装实际的模型。

“知识来源室”中规定的作业并不是配合课堂内容的直观材料,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完全是其他方面的。我们希望少年们去认真思考尚未研究的东西。下面我将简要地讨论下这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