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乐

音 乐

音乐与抒情诗密切相关,音乐仿佛是一个人精神发展的下一个阶段。音乐将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和审美领域联合到一起。

音乐是感情语言。旋律能传达话语难以表达的最细腻的感受。音乐从语言结束的地方开始。如果教师洞察年轻的心灵的最隐秘的角落受限于语言时,如果在语言之后没有开始更细致和更深入的工作——使用音乐,那么教育就不可能是完备的。

学校的音乐和唱歌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也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它应该在情感和审美上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着色。如果没有理解和感受音乐,没有听音乐并享受音乐的深刻的精神需求,那么就不可能认识感情世界。没有音乐,就很难使一个正在进入世界的人相信,人是美好的,而这种信念实质上就是情感、审美和道德素养的基础。

我认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让这种感情的语言能为年轻的心灵所接受,教他们掌握这种语言,听从这种语言并将其用作自我表现的手段。如果音乐是一本用感情语言阅读的书,那么这门课程的入门就始于聆听大自然奏出的音乐,认识我们周围产生的声音的美。我的学生们在童年期就喜欢听鲜花盛开的花园和茂盛的荞麦田、春天的草地和秋雨奏出的音乐。他们感受到并体验到周围世界的美,这使他们的心灵变得高尚。但是,大自然的音乐不管多么美妙,严格地说,还不是音乐。这些只是字母,只有学会了这些字母,人才可以开始阅读用感情语言写成的书。从音乐素养上来讲,用芦笛演奏的最简单的旋律也要比夜莺或百灵鸟最优美的歌曲强一千倍。我们在童年期就已经从听大自然的音乐逐渐转向音乐创作:演奏芦笛。在少年时期,这项创作只成为某些少年的爱好。有的人已经为自己的这种爱好害羞了。这并不让我感到惊讶。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

在学年开始之前,我们查看了教学大纲并指出,少年在课堂上会听哪些音乐作品,以及在课外时间将听哪些音乐作品。这并不是一些“课外”的教育手段。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了它是理解感情语言的手段外,还在于听音乐已成为一种精神需求。

与童年期一样,男孩们和女孩们在童话屋和梦想之角听音乐作品。而现在,环境具有很大的意义:最好在秋天的傍晚或当户外酷寒来临的时候来认识感情的语言。也许,在这些日子和时刻里对感情语言的敏感是由于大自然开始静寂,鸟儿的多声部合唱和叶子的喧闹声止息了,色彩的变化变得苍白无力,一个人对内心精神世界的敏感程度增强了。每一次音乐晚会通常会听见一部或几部作品。

认识感情语言最困难的事情是谈论音乐。因为语言永远无法完全解释清楚音乐的整个深度,但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接近这个认识感情的最细腻的领域。我力求使语言和对音乐的解释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感刺激,这种刺激会唤起人们对音乐这个直接的心灵语言的敏感性(阿·谢罗夫)[6]。为了理解感情语言,话语应该用来拨动敏感的心弦。我找到了一种能够表现周围世界某种特征的话语,这反映在我们的情感记忆中。要知道,对音乐的解释必须富有诗意,使用的话语应该更接近音乐。我努力在学生们的情感记忆中找到它:我借助话语创作了一幅画,这幅画能激发起对已体验之物的回忆,激发出从情感记忆深处获得的感觉和话语,而它们能拨动感受音乐的心弦。

使用感情语言阅读的第一本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书就是民歌。我们在漫长的秋天和冬天的傍晚听乌克兰民歌。尼·果戈理是这样描写我们乌克兰人的:“请你告诉我那个歌唱得最多的民族。”[7]优美的乌克兰民歌《巍巍屹立的高山》包含了巨大的情感财富,男孩们和女孩们对这首歌百听不厌。这首歌的含义和精神使少年倾倒,让他们从哲学上来认识世界。这首歌的丰富内容都在它那深刻的深层含义中,只有音乐才能将深层含义的细腻情感传达给心灵和意识。世界是美好的,永恒的大自然是美好的,但是,除了欢乐之外,还有悲伤……长在池塘边的垂柳也会发愁,叶子会脱落,水会把叶子带走……春天将会回到柳树身边,而人的青春却是一去不复返的。但是,人是美好的,他的美就像耀眼的流星光芒四射。如何施加一个情感推动力,以便理解感情语言——音乐所表现的细腻的歌曲的深层含义呢?我对少年们说:“你们回忆一下初秋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天我们沿着河岸游览,发现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静悄悄的河湾水平如镜,河边长着两棵柳树,一棵柳树老态龙钟、满身窟窿、气息奄奄,而另一棵柳树则体态挺直、青春焕发、纵情歌唱,像柳达当时说的那样。我们体验到复杂的感情——悲伤和欢乐。一棵树或一朵花不会永生,而生命是不朽的,永生的桂冠属于人。《巍巍屹立的高山》这首歌中所表达的正是当时我们所体验到的感情,不过,这首歌表达得更细腻、更深刻。

情感记忆的源泉被打开了,开始沸腾起来。眼睛开始发亮,心儿在颤抖。这首歌在年轻的心中唤醒了更深刻地认识感情世界的愿望。舒缓、宽广(这个词是其中的一个女孩说的)、忧郁的旋律仿佛托住那强壮有力的翅膀;人在大地的上空飞翔,看到了奇妙的美景;美的感受产生了关于永恒和短暂的哲学思想。在我面前发生的是一个理解、认识音乐的细腻、情感和审美及哲学的深层含义的神秘过程。这首歌用它那特殊的、只有心灵才能理解的语言对每个少年说:“人是美好的,珍惜大写的人这个崇高的称号吧!你被一个美丽的世界所包围,这种美是永恒的,这种永恒和美的基础是你,大写的人。”

在安静的冬夜,我们聆听了阿·里亚多夫根据俄罗斯民间摇篮曲的旋律创作的歌曲《摇篮曲》和作曲家斯科米塔斯录制和整理的亚美尼亚民歌《山鹑》。少年们在阿·里亚多夫的《摇篮曲》中听到的不仅是摇篮有节奏的摇摆,还有婴儿平静低微的呼吸声,母亲的手温柔的、小心的、爱抚的轻拍婴儿身体的声音。没有任何话语能像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一样,把母亲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种汹涌澎湃的感情感动着少年们的心。男孩们和女孩们借助音乐认识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刻、细腻和亲切的态度。当《摇篮曲》轻轻地接近尾声时,我在自己学生的眼中看到的是人世间最纯洁的感情——温柔之情。

温柔、亲昵、亲切,诚挚——这些都是我力求用音乐唤醒的感情,这种音乐能“奇妙地触动心灵深处”(马·高尔基),展示人们身上最珍贵的东西——对人们的爱、决心去创造美和确立美。音乐在年轻的心灵中唤起亲切的温存和细腻的柔情,揭示了细腻的大自然的美、爱情的美、赞叹的美、惊奇的美,崇敬一个女人的美。每当音乐旋律中表达了这种神奇的、迷人的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美的时候,我感觉到,我的男孩们和女孩们的心灵毫不掩饰地敞开了,对话语、眼神,召唤、请求更为敏感,让人非常细腻地与别人接触,表达了敏感、亲切的关系。

对大自然的雄伟表达了赞叹之情的音乐拥有神奇的力量。当我的学生们欣赏斯·科米塔斯的《山鹑》或彼·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的最后乐章的一个片段时,这种赞叹之情传给了他们,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变得乐观。这是人的温柔、亲昵和诚挚的最重要的源泉。

我努力向年轻的心灵传达人类感情的最细腻的表现——爱情。音乐在少年们精神生活这个领域的教育影响是巨大的。音乐体现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声音,这颗爱心为女人的美所赞叹和着迷,为未来的妻子和丈夫、母亲和父亲培养了一种浪漫的、纯洁的、高尚的柔情。那些歌颂爱情的音乐作品是表达心灵的直接语言,我把对这些直接语言的认识称之对未来丈夫和妻子的情感和审美教育的训练。在建议听一段关于爱情的音乐作品之前,我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该说些什么,以便帮助他们理解人类相互关系这个神秘领域中的感情语言。我关心的是,要让表现爱情的音乐向年轻的心灵传达不能用话语表达的感情。我会向少年的老师们建议:少举办一些关于爱情的座谈会和讲座,辩论会和问答晚会;让少年们静静地倾听表现爱情的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