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内容较多,整体按照共创伟大公司的教练架构(图1),分为4篇12个章节,其中第一篇是思想篇,第二、三、四篇是实务篇。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篇:共创之道。伴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组织要如何创新才能带来卓越绩效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家和创业团队共同关注的话题。员工觉醒、客户主导、跨界创新、资源整合等新变化,让我们不由得重新审视组织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无论我们是否接受,组织已经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以人的成长为起点”的共创之道,引领我们重新反思商业组织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制造产品、提供服务的机构,更是培育人、发展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本着以“共创始于赋能、关系决定生产力、合作大于个人”的共创之道,本书致力于通过组织发展来实现不同阶段的战略突破,重塑组织与员工的合作关系来进行生产力的创新。

第二篇:共创组织。成长始于赋能,唯有伟大的组织才能设定并实施不同阶段的战略。纵观那些没能成功实现战略增长目标的企业,绝大部分的问题根源不在外部,而是源于内部。身处当下极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能否持续保持创业初期快速响应和灵活度、始终保持创业者的动力和精神,能否激发所有组织成员的活力、持续提升组织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应对内外部危机并成功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面向未来,伴随着“草根崛起、群体智慧”“利他而生、相伴成长”“边界消失、开放联结”的泛在互联的大趋势,呼唤着组织方式的持续进化和迭代更新。共创组织遵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古老规律,指引企业通过激活个体动力,踏上从个人A到团队All到A公司的组织共创历程。

第三篇:共创战略。组织先于战略,随着知识社会的兴起,人才已经成为竞争力的真正来源,一个企业能否在全球化竞争中胜出,关键取决于组织整体的人才培养和发挥程度。

共创战略在共创组织的基础上,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业务中心,以“人的成长”为出发点,通过激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利他共创的源创新”,坚持持续发展业务战略的三条生命线——人才线、客户线和产品线,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特别在不增加资源投入或者减少资源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激发业务团队中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团队共创的智慧,增长收入和提升生产力,以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

与传统战略思维中过于“财务和市场导向、资源驱动”不同,战略共创更加关注的是“组织先于战略,绩效始于人才”,通过业务团队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来实现业务的创新和发展,而财务和市场只是团队共创的成果之一。

第四篇:共创绩效。绩效源于人才,人才来自实践。传统企业组织机构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官僚化模式,造成了组织规模庞大、层级过多、职权集中、边界严格、效率低、应变迟缓、沟通受阻等不良现状,严重阻碍着组织创新和抑制了员工的主动性。共创绩效突破传统管理者和与员工之间的边界,发展出领导与员工及同盟者之间新的伙伴关系,在这种平等互信的伙伴关系中,战略绩效不再是来自上级领导的单边驱动,而是源于一线员工引领、领导配合、组织支持的共同创造。

共创绩效特别从组织角度分析了长期战略绩效与人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定期持续的战略绩效工作坊来反思当下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并在过程中采用古老而有效的深度对话模式来帮助领导者和团队突破思维、创新行动、培养人才、发展组织。共创绩效“先培养人再考虑绩效”的核心理念引领着组织在完成绩效的过程中持续学习与成长,再通过人的成长来成就企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