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2025年09月17日
【壮族】
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1337万多人(1982年)。绝大部分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云南省(文山壮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苗族自治县)等地。壮族居住在是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的世界著名岩溶地区。这里常夏无冬,年平均温度在20℃左右,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主要属珠江水系),水力资源丰富,便于灌溉、航运。盛产甘蔗、香蕉、龙眼、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山区森林覆盖,出产名贵木材银杉、樟木等。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的著名特产。壮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文字主要用汉文。1955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壮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壮族文化艺术丰富多采,有珍贵的历史文物,壮锦更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壮族地区以农业为主,西部土地辽阔,矿藏丰富,东部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壮族历史悠久。原自称“布壮”或“壮”、“布土”等。由古代居住在现在广东、广西的“百越”发展而来。在汉文史书中译写成“撞”或“僮”,解放后称“僮族”。1956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改为“壮”,赋予健康的意思。1958年3月5日建立了省一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同年4月1日建立云南省文山壮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在广东连山建立壮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