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

【藏族】

人口约387万多人(1982年)。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藏族是汉语的称呼,藏族自称“博”。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称,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藏民自称“兑巴”;居住在川西一带的自称“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等地区的藏民自称“安多哇”,统称“博巴”。藏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使用藏文。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藏族男女都梳辫,喜欢带头饰,上身穿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生活在农业区的藏民,主食是糌粑(用茶水拌炒熟的青稞或碗豆面)。喜欢喝酥油茶或奶茶,住石砌的房屋。牧区的藏民,以牛羊肉为主食,使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和带鞘的短尖刀,住帐蓬。有些地区的藏民也吃米饭和面条。大部分地区的藏民不吃飞禽和游鱼。藏族民间信奉的喇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是由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后,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和仪式发展而成的。历史上藏汉各族之间就有往来,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婚。唐朝曾封赞普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以后各朝代都曾在西藏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不断侵入,以及僧俗领主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藏族的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的摧残和破坏。民主改革以前,藏族大部分地区保持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平息了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的叛乱。川、甘、青、滇等省的藏族人民先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在西藏全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并适时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卫生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