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框架

四、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为导言,目标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首先界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定义,以及明确几个重要的概念。然后探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应该包括的内容和披露方式。再后是讨论信息披露的量化,并介绍当前各主要国家的公司环境披露现状。最后提出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第二部分,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我们首先从经济学视角,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责任、权利进行谈论,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学分析。其次,我们汇总相关的环境披露理论流派,进行归纳、梳理和对比。

第三部分,环境信息披露的外因分析。主要考虑外部影响因素和先导性变量,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首先,我们分析了披露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其次我们用数理模型演绎政府与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上的博弈,呈现环境信息披露背后的动力传递机制。再次,我们实证研究了披露成本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最后,我们还选择了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的作用。

第四部分,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因分析。我们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给公司带来的后果,包括融资约束的缓解、营销业绩的上升、资本成本的降低等,也是对前面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佐证。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对前述研究结论的梳理,提出改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制、正确引导企业环境行为的政策建议。

其基本框架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研究框架图

【注释】

[1]肖华,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4:42-50.

[2]宋子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de Villiers,C.,&van Staden,C.J.(2011).Where firms choose to disclose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30(6),50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