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结论
本章实证研究了企业环境披露对公司债评级准确性的关系。我们通过研究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再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提出假设,构建模型,以化工、造纸、钢铁、水泥、印染和酿造13个污染型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作为企业环境责任的衡量标准,以LOSS作为公司债评级准确性的衡量标准,结果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提高评级准确性,保护投资者利益。
由于我国公司债违约率异常得低,我们主要通过检查债券事后的投资损失,包括等级与损失的对应关系,以及损失的均方误差,来判定评级公司的业务能力和评级的精确度。我们使用所有的公司债样本,发现公司债等级高低与风险高低没有形成稳定一致的反向关系。这表明,我国公司债评级精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司债等级高低当前不能对投资者提供较好的投资参考性。
一方面,由于我国监管当局为了呵护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对发债的审核比较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刚性偿付隐形担保。能够发行的公司债相对都比较稳健。从公司债开始发行以来,七年中只有一只公司债发生偿付违约,因此当前公司债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价值损失的风险,偿付违约的风险几乎为零。但在这种严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公司债就无法上市发行,这对公司债市场来说是不完整的,同时也不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利于公司债市场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信用评级公司处于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这种非充分竞争的情况不利于提高债券评级公司的业务能力,且容易滋生信用评级过程中的寻租行为,难以提高债券评级的精确度,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投资参考。只有逐步放开高风险高收益公司债的发行,债券市场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只有进一步降低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门槛,通过市场竞争和配套的政府促进政策,债券评级公司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升,信用评级行业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只有债券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公司的融资渠道才会彻底通畅,改变公司严重依赖股本融资的不正常局面,才能让资本市场发挥帮助企业渡过结构转型的艰难时期。
信用评级公司评级精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分析市场环境和公司特征等内外部因素对债券评级精确度的影响机制和力度,力图为提高我国债券评级精确度提供更加完整和深入的方案和建议。
【注释】
[1]我国监管机构非常注重维稳,严格的审批制度隐含着政府担保,所以至今只有“11超日债”一个债券发生了实质性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