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对先前理论文献和实证结论的梳理,本研究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进行推演,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机、方式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制、正确引导企业环境行为和资本市场对企业估值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包括:

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包括企业、政府和社会大众多方博弈的结果。企业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追求社会责任的完成,社会大众在获取企业的经济贡献时又要求一个清洁绿色的生存环境,政府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考虑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利益相关方以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为博弈的焦点和依托,最终决定了社会的环境状况。

2.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虽然环境信息披露可能无法直接影响企业的股价,但环境信息披露改善了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投资者对股权投资回报的要求,即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对企业的价值有提高作用。

3.企业应把环境信息披露提高到战略性高度。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物质产品的数量已经达到满足,社会大多数行业的产能呈现过剩。这时,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从数量转向质量,不仅要更高的使用质量,还要求降低对社会物质和环境资源的损耗,因此社会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要求必然日益提高。反过来,只有认真对待环境信息披露,并以其为契机改善自己的环境绩效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生存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企业可以利用环境信息披露来改善社会形象。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是企业管理和提高自身社会形象的方式。好的社会形象,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更有利的政府支持。顾客愿意为社会形象好的企业产品付出溢价,更多人才也以加入公司员工队伍为荣。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