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与样本
债券评级包括发债主体的评级和债项本身的评级。本章集中于债项本身评级的精确度问题。由于远期的损失风险显然比近期损失风险更难预测,我们主要观测了各评级公司的事先评级与发行三年后债券实际损益的对比。考虑到我国债券市场的特殊情况[1],且债券的评级波动很小,因此无法使用事后违约率的方法进行评级精确度测算。因此我们使用了债券投资亏损LOSS指标衡量债券评级准确性,即比较不同评级公司赋予债券的级别与事后损益的对应情况。具体阐述如下:
YTM(到期收益率)代表了债券投资收益率。如果一切情况都不发生变化,到期收益率在债券的存续期间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债券的情况恶化,债券价格下跌,到期收益率会上升。因此,我们用发行时YTM减去存续期间某时点的YTM,差值若为负,说明债券的投资人遭受了损失。引发这种损失的因素可分为系统性因素和债券本身因素。系统性因素是指影响全体债券的因素和时间因素,比如宏观经济衰退、央行基准利率调升等因素。债券本身的因素是债券项目经营情况恶化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使债券投资者蒙受损失。为了消除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同债券相近的国债的收益率变化,作为系统性因素引发的投资收益波动,并将其从总投资损失中扣除,剩下的就是纯粹的债项本身基本面恶化而带来的损失,我们用LOSS来表示。一家评级公司LOSS指标的大小与债券等级对应性越强,说明其评级越精确,信息含量越丰富。
我国当前的公司债和国债都是按票面价发行的,所以发行时债券的承诺的收益率就是票面利息率。债券实现的收益率包括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损益和利息率两部分。债券投资t年后实现的收益率,等于购买时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YTMi,0),减去t年后的持有期收益率(YTMi,t),加上票面利息率。我们找到与每一个公司债在发行时间和期限上最为接近的国债,计算出相同的指标进行对比。用YTM替换后,每个债券的LOSSi,t为:
其中,YTMi,t代表第i个公司债t时期的持有到期收益率;YTMj,t代表与公司债i接近的国债j在t时期的持有到期收益率。
若我国债券评级性十分准确,我们期望高等级债券不会因其价值波动让投资者蒙受损失,故其LOSS指标为负,而低等级的LOSS为正,并且假设低等级债券的LOSS减高等级债券的LOSS指标应显著为正。
由于我国公司债从2007年才开始起步,发行后超过4年的债券数量很少,结果不太稳定,因此我们只测算了发行后一年到三年的数据。在研究中我们剔除了东方精诚等小型评级公司所评级的公司债以及未评级的公司债,最后经过五大评级机构评级的公司债共452只,所有评级情况如表12-2所示。在具体的测算过程中,我们忽略了数量少于5个债券的等级。我们对每只公司债查询其票面利率、一年、两年、三年后的收盘到期收益率,再根据每只公司债的发行日期与发行期限寻找对应的国债的票面利率与收盘到期收益率,其发行日期相差不超过2个月,若没有找到发行期限完全吻合的国债,我们采取财务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插值法对国债的票面利率与收盘到期收益率进行近似的估计。我们的样本和相关数据均来自于万得数据库。
表12-2 评级情况一览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