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这里,是浙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度假胜地。这里,群峰拥翠,烟波浩瀚,景物明秀,意境悠然;这里,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名家辈出,文脉渊深。这里,就是位于昔日明州、今天宁波中心城区东南,与繁华的都市和喧嚣的生活仅仅十多公里之隔,素来有着“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美誉的东钱湖(图001、图002)。
南宋学者王应麟、元代学者袁士元都曾用诗意化的语言,向我们描绘过东钱湖的名胜古迹之丰与山水风光之胜,至今读来,犹令人不禁神思驰骋而心向往之:
湖草青青湖水平,酒航西渡入空明。
月波夜静银浮镜,霞屿春深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读书台上但啼莺。
年年谢豹花开日,犹有游人作伴行。
——《东钱湖》〔1〕
尽说西湖足胜游,东湖谁信更清幽。
一百五十客舟过,七十二溪春水流。
白鸟影边霞屿寺,翠微深处月波楼。

图001 东钱湖地理位置(底图采自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标准地图——鄞州区域图 1:135000)

图002 东钱湖及周边地理环境[底图采自天地图浙甬S(2019)17 号—乙测资字33102058]
天然景物谁能状,千古诗人咏不休。
——《寒食过东钱湖》〔2〕
东钱湖,古称“钱湖”,以其上承钱埭之水而名之;或称“万金湖”,以其利溥泽广而名之;唐代亦称“西湖”,以在当时
县县治之西而名之;宋代又称“东湖”,以在当时鄞县县治之东而名之。湖成于远古的地质时期,因新生代第四纪末的地质下沉运动而淤积成为众多海迹湖泊中的一座。在文献中始载于距今1700 多年前的西晋时期,著名学者陆云(陆士龙)在《答车茂安书》中称
县“西有大湖,北有名山,南有林泽,东临巨海”〔3〕,当时
县县治在
山一带,陆云所称的“大湖”在县治之西,指的正是今天的东钱湖。初治于距今1200 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天宝三载(744)时任
县县令的陆南金始率众相度地势,筑堤修坝,连接缺口,开而广之,将湖西北部几个山间缺口筑堤连接,形成了人工湖泊,并筑八塘四堰,蓄水三河半,可灌七乡十余万顷之田。北宋庆历八年(1048),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组织民众订建湖界,疏浚水道,“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4〕,经过苦营,终将东钱湖治理得清波浩渺,若大镜悬空,自此周边七乡之民虽天气干旱而无凶年之忧。嗣后,吕献之、张津、赵伯圭、姚柘、赵恺、程覃、胡榘、陈恺等地方主官皆倡议推动过东钱湖的除葑疏浚诸般事宜,环湖四周渐成良业。特别是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多次治理建设,东钱湖方具而今之规制,也更显别样之风采。
自然,馈赠给东钱湖这一处旅游胜地;人文,又赋予东钱湖这一方山水生机。亿万年间的神奇造化与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共同成就了东钱湖风雅独具的生态美景和特色分明的地域文化,其中,又以越窑青瓷文化最为源远流长、别树一帜。现有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从东汉晚期到南宋初叶,这里烧制青瓷的熊熊炉火持续了1000 多年,其间虽偶有停滞,但并不曾完全熄灭。这里生产的青瓷产品,种类丰富,造型优美,纹样精致,技艺娴熟,既曾畅销于内地,也曾远销往海外,还曾进贡给朝廷,譬如北宋开宝九年(976)六月四日,时任明州(今浙江宁波)节度使的钱惟治就向朝廷进贡过多达11000 件(套)的高档瓷器:
明州节度使惟治进涂金银香狮子并台重千两,金银香鹿一对重千两,涂金银凤、孔雀并鹤三对重三千两,白龙脑十斤,金合重二百两,大绫千匹,宝装合盘二十只,瓷器万一千事、内千事银棱。
——《宋会要辑稿》〔5〕
遥想当年的东钱湖畔,窑炉林立,青烟袅袅,舟车往来,人声鼎沸,一派忙碌繁华气象。虽斯景已远,然印痕犹在,在今天的钱湖之滨及其周边山地,仍然埋藏有数量丰富但少为人知的青瓷窑址。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以来的多次实地调查,特别是郭家峙、郭童岙、于家山、老虎岩、黄泥晒场、上水岙、花园山、陈君庙山诸窑址或其堆积区的相继考古发掘,无不用实证的案例雄辩地表明,以今东钱湖湖区周围和鄞州区东吴镇一带为中心,以今鄞州区五乡镇至北仑区小港街道一带和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至尚田镇一带为两翼的东钱湖窑场,曾是越窑青瓷继上虞曹娥江中游、慈溪上林湖〔6〕 之后的又一重要产区,在中国瓷器发展史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都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千年以前,钱湖之水与环湖之山瑜亮竞胜,窑炉之火与青瓷之韵交相辉映,谱写了一段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珠联璧合的佳话。千年以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而炉火已熄,窑址深藏,空留下“窑工不知何处去,山水依旧笑春风”的感慨。更加遗憾的是,源远流长、历尽沧桑的东钱湖青瓷文化,虽史有所载且屡有遗存发现,但因挖掘不深、重视不够,而致其名不彰、其声不显,今日看来,实有重新认知的必要。此亦本书立意之初衷所在,以望能够稍稍助益于东钱湖青瓷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保护与展示、传承与创新。
若能如此,诚为幸事。
【注释】
〔1〕(南宋)王应麟:《东钱湖》,《全宋诗》卷三四六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41281 页。
〔2〕(元)袁士元:《寒食过东钱湖》,《书林外集》卷五《七言律诗》,明正统三年刊本。
〔3〕(西晋)陆云撰,黄葵点校:《答车茂安书》,《陆云集》卷十,中华书局,1988 年,第174—175 页。
〔4〕(元)脱脱、阿鲁图:《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中华书局,1977 年,第10541 页。
〔5〕(清)徐松辑,刁忠民、舒大刚、尹波等校点:《宋会要辑稿·蕃夷七·朝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第9936 页。按:此处“惟治”指吴越国忠懿王钱弘俶之子、曾任明州(今浙江宁波)节度使的钱惟治,下不赘注。
〔6〕上林湖原属余姚,现归慈溪管辖。本书中其他部分凡涉及这一问题的,不再赘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