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交汇输四方
2025年10月14日
第五章 河海交汇输四方
东出大海、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中外的宁波,既是中国大运河最南端的出海口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港,也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区及其产品输出的重要通道。河海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相对便宜的贸易物流成本,为当时越窑青瓷的内运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
宁波自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在今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交汇之地设立明州〔1〕 后,因占天时地利之便,又得政策人和之宜,迅速崛起为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彼时的宁波,不仅有运河水路与内陆地区畅通相连,又相继开辟了多条通往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波斯湾等地的海外航线,并在北宋元丰(1078—1085)以后一度成为宋廷与高丽官方往来的唯一口岸〔2〕。在交通运输不够发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古代,水路的畅通和官方的支持,对于越窑青瓷产品的流通显然都是极为利好的因素。
作为越窑青瓷两大生产中心的上林湖窑场和东钱湖窑场,因距离明州港口皆不算远,无不受益于此。两地生产的青瓷产品,除供应本地使用外,更多还是源源不断地通过明州港口输往内地和海外,并对当时国内其他一些窑口和国外诸多地区瓷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