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发现的越窑青瓷
(一)朝鲜半岛
越窑青瓷早在汉晋时期已输入朝鲜半岛,江原道原城郡法泉里公元3—4 世纪的墓葬里出土有越窑青瓷羊形器,百济武宁王陵中出土有南朝时的青瓷灯、碗、四耳壶、六角壶等越瓷器物。统一新罗时期(668—918),朝鲜半岛与中国唐朝交往密切,越窑青瓷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半岛各地,这里也因此出土了不少这一时期的越窑青瓷器物:庆州拜里出土有唐代元和十年(815)的玉璧底碗;扶余出土有唐代玉璧底碗15 件;益山弥勒寺遗址出土有与唐代“大中十二年”(858)铭钩共存的玉璧底碗和花口圈足碗;雁鸭池宫殿出土有唐代天祐四年(907)左右的玉璧底碗等器物。公元9 世纪初叶,张保皋从中国越(明)州带回生产瓷器的工匠,使之移居到新罗专门从事陶瓷生产,他们带去的先进制瓷技术与新罗传统的古陶艺相结合,促发了当地青瓷的创烧。约在公元9 世纪后半叶,新罗已烧制出与唐代玉璧底造型相似的青瓷器。到公元10 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开始进入瓷器生产时代,学习仿造中国越窑瓷器,并在康津设立窑厂,其窑炉结构、装烧工艺、产品造型、装饰纹样等都深受越窑影响。
朝鲜半岛发现的五代至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器物也不在少数。五代时期有高丽光宗安陵出土的花口圈足碗(图187)、盘、壶、盏托、壶盖和光宗赐给元光大师的金扣瓷钵等;北宋时期有开城高丽王宫满月台出土的越窑青瓷残器、扶余扶苏山城出土的碗和开城高丽古墓出土的唾壶等。
著名的高丽青瓷也部分脱胎于越窑青瓷。北宋宣和五年(1123)徐兢奉命出使高丽时的一些记载,为我们今天了解高丽青瓷与越窑青瓷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图187 高丽光宗安陵出土五代“乾祐二年”花口圈足碗(采自《中国越窑瓷(下)》第254 页,图8)
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唯以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11〕
高丽青瓷在效仿汝窑和“越州古秘色”过程中,初期釉色青中偏黄褐,而后青中偏灰;到成熟期,釉呈半透明青绿色,色调与越瓷秘色相接近;但到鼎盛期,高丽青瓷釉色已从青绿色变为偏蓝的天青色,与越州秘色瓷釉有了明显区别,创出了自身的独有风格,成为世间的又一特色瓷种。
(二)日本列岛
在日本各地发现的越窑青瓷同样为数不菲,但统计数据各家并不一致,如苌岚先生《中国唐五代时期外销日本的陶瓷》一文认为日本已发现中国瓷器的遗址共188 处,其中明确断定为越窑系的有48 处;〔12〕 陈文平先生《唐五代中国陶瓷外销日本的考察》一文认为出土地点有130 多处;〔13〕 林士民先生《青瓷与越窑》一书则认为仅在日本西部的230 余处遗址中,出土上林湖、东钱湖等窑场生产的唐至北宋时期越窑青瓷的就有190 余处……据调查,在日本福冈、奈良、京都、鹿儿岛、熊本、佐贺等地都发现有唐至五代北宋时期越窑生产的玉璧底碗、花口碗、矮圈足碗、牡丹纹碗、盘、唾盂、双系罐、执壶等器物(图188、图189),比较知名的有:福冈鸿胪馆遗址出土有越窑系瓷片2500 多片;〔14〕 奈良法隆寺保存有高26.4 厘米、口径13.6 厘米、底径10.1 厘米的越窑青瓷四系壶;〔15〕 京都仁和寺出土有公元904 年之前的唐代瓷盒等。另外还在长崎县离岛壹岐原辻遗址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碗、碟等残片。

图188 日本福冈、博多、鸿胪馆遗址出土部分唐五代北宋越窑青瓷。1.日本福冈西谷火葬1 号墓出土唐代玉璧底碗与长沙窑罐组合2.日本博多遗址出土唐代盖盒器身3.日本博多遗址出土唐代香薰4.日本博多遗址出土五代执壶5.日本鸿胪馆遗址出土五代北宋双耳罐6.日本鸿胪馆遗址出土五代莲瓣纹碗(采自《中国越窑瓷(下)》第248—254 页,图1—3、图5—7)
(三)东南亚地区
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加里曼丹等地出有唐至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碗、盏、钵、灯、执壶、水注等器物。特别引起轰动和世人关注的是印尼海域两条沉船的发现:一是1998 年发现的“黑石号”沉船,出水唐代越窑青瓷精品250 余件,包括碗、盘、执壶、盖盒、香薰、唾盂等(图190、图191);〔16〕 一是2003 年发现的“井里汶”沉船,出水数十万件公元10 世纪左右的越窑青瓷器物,包括9 万多件碗、碟,200 多件执壶以及7 万多件水盂、盏托、套盒等(图192),其中1 件刻花莲瓣碗上刻有“戊辰徐记造”五字,“戊辰”即公元968 年。〔17〕

图189 日本大宰府遗址出土唐五代青瓷碗(采自《中国越窑瓷(下)》第251 页,图4)

图190 印尼“黑石号”沉船出水部分唐代越窑青瓷。1.海棠大碗 2.海棠杯 3.海棠杯 4.莲花碗5.深腹碗 6.花口碗 7.刻花碗 8.玉璧底碗 9.钵 10.刻花盘 11.委角刻花盘 12.四系大碗13.唾盂 14.盖盒 15.鹿盒(采自《中国越窑瓷(下)》第256—262 页)

图191 印尼“黑石号”沉船出水部分唐代越窑青瓷。1.执壶(采自网站“宋瓷”)2.香薰(采自《典藏·古美术》2016 年8 月号)
菲律宾。20 世纪20 年代,美国密执安大学(也译为密歇根大学)在菲律宾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搜集到了8000 余件瓷器;后又在五六十年代进行了古遗址的发掘,出土瓷器约4 万件,其中就有越窑系刻花青瓷(图193)。〔18〕

图192 印尼“井里汶”沉船出水部分五代北宋越窑青瓷。1.花口盘2.葵口盘3.牡丹纹执壶4.鹦鹉纹执壶5.人物坐饮图执壶6.鹗首盖7.荷叶纹盘8.婴嬉纹盒盖9.“天下太平”款碗10.盏托11.龙纹盒12.鹦鹉纹罐13.香薰14.鸟形哨15.摩羯形水盂或酒船(采自《中国越窑瓷(下)》第263—270 页,图27—41)
马来西亚。沙捞越河口三角洲出土过公元8—10 世纪的中国外销陶瓷,其中有产自越窑的青瓷。〔19〕
泰国。马来半岛的柴亚出土有公元9—11 世纪的越窑青瓷钵、水注、壶等;〔20〕 南部的国克考、林民波遗址出土有公元9 世纪左右的玉璧底碗、大环底矮圈足碗、碟、盖盒、壶、罐等越窑制品(图194)。

图193 菲律宾出土部分唐、五代、北宋越窑青瓷。1.四系罐(唐) 2.盒(五代北宋) 3.执壶(北宋)(采自《中国越窑瓷(下)》第255 页,图9)
(四)南亚地区
印度。科罗德海岸的阿里曼陀遗址出土有唐末五代的越窑青瓷;阿里卡美道、迈索尔邦、詹德拉维利等地也曾出土过公元9—10 世纪的越窑青瓷产品。
斯里兰卡。迪迪伽马遗址出土有越窑青瓷碎片;马霍城塞出土有越窑青瓷狮头;马纳尔州满泰地区的古港遗址也出土有公元9—10 世纪的越窑青瓷器物。〔21〕
巴基斯坦。布拉明那巴德出土有晚唐、五代和北宋早期的越窑青瓷玉璧底碗、矮圈足碗等;〔22〕 巴博古港出土有公元9 世纪的越瓷水注和北宋初期的越窑划花瓷片;卡拉奇古城出土有唐代的执壶、水注等越窑青瓷制品。
(五)波斯湾地区
伊朗。席拉夫遗址出土有大量中国瓷片,以唐代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最为引人注目;〔23〕 内沙布尔的米纳布出土有晚唐、五代的玉璧底碗、敞口碗等越窑青瓷;〔24〕 阿木反斯、赖依、尼夏普尔等地也都出土过这一时期的越瓷器物。

图194 泰国南部林民波遗址出土部分越窑青瓷(采自《青瓷与越窑》彩版159)
伊拉克。以沙马拉发现的越窑及其他窑口陶瓷最为知名,〔25〕 年代上起唐代,下迄北宋前期;斯萨、拉线司、迦姆希托城址、赫个姆兹、阿比达等地也都出土有晚唐、五代的越窑青瓷,其中部分产品与宁波海运码头出土的一样。
阿曼。苏哈尔古城堡遗址中出土有五代时的越窑青瓷残件。〔26〕
(六)非洲沿岸
埃及。开罗南部的福斯塔特古遗址中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中国陶瓷残器,仅1965 年发掘时就出土中国陶瓷达10106 片,其中唐代越窑瓷器673片,比较典型的有唐代生产的平底凹形玉璧底碗等(图195);这里出土的公元9 世纪至12 世纪初的青瓷(图196),有些刻有莲花、凤凰等纹样,风格也与越窑同类器相似。
肯尼亚。拉姆群岛中的曼达岛上出土有公元9 世纪至10 世纪的越窑青瓷器物;蒙巴萨以北的吉迪出土有包括越窑制品在内的大量青瓷器物残件。〔27〕
苏丹。阿伊扎布港口遗址中出土有晚唐、五代的越窑青瓷器物。
坦桑尼亚。高尔岛哇遗址和基尔瓦岛等地出土有唐末宋初的越窑青瓷器物。
纵观以上海外发现可以看出,越窑青瓷的外销早在公元3—4 世纪已经开始,到公元9—11 世纪时外销频次、数量明显增加,销往的地区则囊括了东亚、东南亚、南亚、波斯湾的多数地区和北非、东非等地。越窑青瓷产品在这些国家与地区的以往陆续发现和未来可能会有的更多发现,表明这一时期的越窑青瓷外销走上了历史巅峰,同时也用实物的证据映照出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图195 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唐代玉璧底碗(采自《中国越窑瓷(下)》第271页,图43)

图196 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部分五代至北宋越窑青瓷(采自《陶瓷的东西交流》第57页,图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