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晚期中段产品
2025年10月14日
一、东汉晚期中段产品
以在郭童岙窑址中发现的2 处东汉晚期窑址为代表,主要产品见有碗、盘、钵、洗、壶、罐、缸等。〔9〕 分述如下:
碗 直口微敛,尖唇,弧腹较深,平底,有的底微内凹。内底与腹区分明显,在底中心往往有旋涡纹。
盘 侈口,浅腹,平底。口沿上划弦纹、水波纹一周。
钵 直口,圆唇,弧腹下收。器内有轮修弦纹,口沿下饰水波纹。
洗 也可能是盆。分两种:或宽凹沿,口微敛,弧腹,腹部饰粗弦纹;或宽沿外翻,敛口,直腹,口上饰弦纹与水波纹。
壶 由喇叭口陶壶发展而来,盘口略有棱角。仅见残片。釉面与胎质较佳。
罐 分三种:或小直口,溜肩,颈部饰弦纹,肩部置对称模印羽毛纹双耳;或双口,内口直,外口微侈,肩部置两个模印的器耳,腹部拍印方格纹;或敛口,平沿,溜肩。
缸 器形较大。敛口,宽平沿,广弧肩。肩部拍印几何纹。

图094 郭童岙窑址出土双足器与垫饼(左双足器,右垫饼)(采自《中国越窑瓷(上)》第33 页,图28、图29)
这一时期制作的器物,主要见有拉坯成型和泥条叠筑成型两种:拉坯成型的原料全部经过淘洗,胎质细腻、坚硬,呈灰白色,气孔少。釉色青,釉层厚薄较均匀,釉面也较光润。叠筑成型的器物虽然也施青釉、酱褐色釉,但釉面、釉层较差,尤其是胎土杂质不少,气孔多,有的质地疏松。烧制工艺多为明火裸烧,采用统一制作的泥质双足器、圆形垫饼(图094)、筒形垫具、覆钵形垫具等窑具烧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