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岙窑址

第三节 上水岙窑址

位于东钱湖湖区南岸、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现因整体搬迁,村已消失),属于东钱湖窑场的上水窑区。因窑址发现于该村的上水岙一带,故名上水岙窑址。

上水岙得名自上水村,上水村则得名自村中的一口古井,相传此井涌上泉水,称逆水而上,即上水,故村以“上水”为名。〔19〕 窑址坐落于上水岙缓坡地带,西临原沙山公路,北依横山,东北望拜祭岭,东南望莫英坑和窑岙窑址,西南距离东钱湖约260 米。区域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坡状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部为缓坡,下部为台地(图033)。窑炉位于缓坡凹处,地层堆积较浅,地表可见瓷片散落分布,局部废弃堆积较厚(图034)。

2012 年11 月至12 月,为配合东钱湖沙山村03-7 号地块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对项目建设范围进行调查、勘探时,在上水岙一带发现北宋时期窑址1 处(即后来命名的上水岙窑址)。〔20〕

2015 年10 月至12 月,为配合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会址(原东钱湖沙山村03-7 号地块)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上水岙一带进行了调查、勘探,在地表、地下均发现大量北宋时期瓷片堆积,确认此处有窑址埋藏并命名为上水岙窑址。〔21〕

2016 年2 月至11 月,在前期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上水岙窑址进行了发掘(图035),共清理窑址2 处6 座,出土大批精美青瓷器物和窑具。根据地层关系、形制结构、出土遗物等综合观察,该窑址主体遗存时代应为北宋中期,上限有可能早至北宋早期。〔22〕

图033 上水岙窑址一带地形地貌

图034 上水岙窑址局部堆积情况

图035 上水岙窑址发掘场景航拍

因受水土自然流失和早期平整农田及修筑原沙山公路破坏,上水岙窑址的备料区、成形区、上釉区、存储区等作坊遗迹和配套设施已然损毁,发掘时仅在相距不远的2 处地方发现了烧成区——窑炉遗迹(为便于叙述,暂将之分别称为一号窑炉和二号窑炉),均为依山而建的龙窑,窑头部分皆保存较好,但中段均遭不同程度损坏,一号窑炉窑尾亦被破坏,二号窑炉窑尾幸而尚存。这2 处窑炉均系各由3 座不同时期重复利用的龙窑相互叠压而成,共6座窑,各窑的窑前操作面和火膛均大体呈半椭圆形,底有黑色炭灰土。

以下从形制结构与出土遗物两方面分别作一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