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湖周边多窑场
2025年10月14日
第二章 钱湖周边多窑场
位于宁波中心城区东南十多公里的东钱湖,南北长约8.5 公里,东西宽约4.5 公里,水域面积约20 平方公里,是今天浙江境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历史上这里先后隶属
县和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下同)管辖,目前由宁波市政府派驻机构——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代管。
东钱湖形成于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四纪末,至迟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在这里生产劳动、繁衍生息。东汉晚期,人们开始在湖水之滨及其周边的低山缓坡地带取土炼泥、烧窑制瓷。西晋时期,东钱湖已见诸文献记载,时人谓之“大湖”〔1〕。唐宋以来,经过持续不断的疏浚整治,曾经汪洋泛滥、茭葑成灾的东钱湖一带不仅因土地膏腴、水源丰沛、旱涝保收聚集了大量民众在此繁衍生息,同时也因地势适宜、原料充足、交通便利吸引了大批工匠来此创业定居,逐步形成了规模不小、远近闻名的东钱湖窑场,成为越窑青瓷继上虞曹娥江中游、慈溪上林湖之后的又一重要生产中心。
岁月荏苒,弹指一瞬。随着时光的流逝,虽然东钱湖畔依旧人来舟往、车水马龙、鼎沸相继,但窑炉林立、烟火袅袅、堆瓷成山的繁华景象却自南宋以后从此不再,即使当年烧窑制瓷的相关痕迹,也或已毁损殆尽不知何处,或已填埋荒坡踪影难觅,直至千年之后的今天,才因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工作的陆续展开而得以崭露真容、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