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穴、主病歌
二十四穴任脉通,生殖小溲与月经,
男疝女带和瘕聚,喘咳胃肠与神情,
会阴曲骨到中极,关元石门气海清,
阴交神阙到水分,下脘建里中脘应,
上脘巨阙鸠尾量,中庭膻中到玉堂,
紫宫华盖到璇玑,天突廉泉到承浆,
中庭上穴隔寸六,中庭下穴一寸程,
石门阴交隔气海,首尾四穴不在中。
※ ※ ※
阴交以下调月经,会阴又治外阴病,
曲骨中极到关元,遗精阳痿尿遗癃,
关元气海培元气,救逆厥回脱可生,
鸠尾以下到神阙,胃痛腹痛效堪曰,
上偏胃痛下偏腹,胃痛中脘效伦绝,
心痛癫狂与痫证,妙在鸠尾和巨阙,
璇玑以下到中庭,咳嗽哮喘胸胁疼,
催乳并调上焦气,两乳之间取膻中,
天突暴喑发哮喘,廉泉暴喑舌肿疼,
承浆牙痛口眼,任脉诸穴此为终。
【释义】
任脉共有24个腧穴(图98~图101),所治疾病为生育方面,女子月事,带下,男女排尿方面及疝气、癥瘕积聚、咳嗽气喘、情志疾患。任脉对女性尤为重要,经带胎产俱为所关。任脉从会阴穴发起后,沿人体前正中线由下向上走行,腧穴的顺序是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取穴的分寸是中庭以上的胸上穴位,相邻两穴之间相距1.6寸,即相隔一骨。中庭以下的腹上穴位,相邻两穴距离1寸。腹上穴只有气海例外。石门、阴交两穴与其他腹穴相距规律一致,距离1寸,两穴中间出现一气海穴,气海下距石门、上距阴交均为0.5寸。起始会阴、曲骨两穴,会阴在前后阴中点,曲骨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最末两穴廉泉在喉结上缘中点,承浆在颏唇沟凹陷中点。
图98
图99
图100
【注】
图101
阴交以下7穴均为调经要穴。会阴穴处两阴之间,所以外阴有病常取之。曲骨、中极、关元3穴是治疗遗精、阳痿、尿失禁、排尿困难及尿痛、尿频的拿手穴位,是补是泻,是针是灸,据情而定,辨证无误撒手定铊。关元、气海两穴是培元补气要穴,也是气功界气入丹田之所。该穴回阳救逆治厥治脱非他穴所能代之。神阙以上鸠尾以下中上腹穴位最常用治脘腹疼痛、胀满泻下等症。偏上者治胃,偏下者治腹。而中脘一穴治疗胃脘疼痛其效绝伦。鸠尾、巨阙两穴治疗心痛、癫狂、癫痫其效妙不可言。中庭到璇玑胸上穴位均有止咳、祛痰、平喘之效,治疗胸胁疼痛更不待言。两乳之间的膻中穴,可谓穴中之魁斗。此穴下为心、肺,内主宗气,气功家之中丹田。现代医学则关乎呼吸功能、冠状动脉向心脏供血功能。确能谙熟此穴,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那么在临床中就会游刃有余。至于本穴尚能催乳、调理上焦气机则该穴功能之枝末也。天突一穴可治疗突然喑哑及哮喘。唯须掌握好进针方向。进针后针尖不可以向左右偏斜,沿胸骨柄后垂直缓缓进针1~1.5寸,不可过深。特别是哮喘患者,肺尖膨胀,针尖偏斜易致气胸。进针过深易伤及大动静脉,万勿莽撞。廉泉穴可治喑哑及舌部疾患。承浆穴可治牙疼及口眼斜。唯此穴痛感较强。凡痛感强的穴位,遇老年人及有心脏病的人,应极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