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灵枢》五十营
2025年08月10日
第八篇 《灵枢》五十营
【原文】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幷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注】
经文按递增法计算一昼夜日行28宿,每宿36分,共行1008分,漏下100刻,营行810丈,绕身50周。经文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四动,与现代人体生理一致。按现代生理每分钟呼吸16至20次计平均一昼夜呼吸25 920次,约26 000次。而经文为13500。按此每分钟呼吸仅9次,心跳为36次。
人类由单细胞进化而来,漫长的进化过程是在地球绕日运动环境下进行的,人的生命节奏毫无疑问会印有日月运行节奏,人与天地相应是毋庸置疑的。天体运动可见可测,人的生命活动多不可见。知天易,知人难。直至今日医学对人体所知远逊于天文学对天体所知。本文是古人用天体知识测度人体的方式。笔者认为不必拘泥数字,领悟人与天地相应的本质为上,并应推而广之思考,或可有所创见。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是左右十二经、任督二脉,马莳解为再加阴跷、阳跷,《黄帝内经白话解》也说再加左右跷脉。但左右跷脉共4条,与数不合,而冲任督带四脉联称,既有任督,又有冲带,正合二十八脉之数,似更顺理,不知所言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