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陆路交通由于海平面不断上升已基本中断,菲星上所有的岛屿都已不复存在,而原有的曾经占菲星表面积百分之五十的九块大陆也有五块被淹没,剩下的六块陆地与其说是大陆,不如说是大的岛屿。这里的计算并没有出错,大陆只剩下四块,但其中两块大陆已被海水拦腰隔断。何夕从飞机上向下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的汹涌海浪。辉煌的母星停留在天顶,不断地将热量辐射到这颗溢满海水的星球。何夕从没想过被视作生命之源的水也有让人感到极度害怕的时候,但他现在的确感到了害怕。海水掀起数十米的巨浪扑向空中,如同一头头疯狂挣扎的猛兽。无数巨浪撞在一起,在撕裂空气的同时也将自己撕得粉碎,发出的声音远远盖过了飞机的轰鸣。在靠近陆地的地方则显得平静一些,但这只是表象,平静中不断上涨的海面具有更加令人胆寒的力量。海边那些曾经巍峨的建筑物大半只剩下小小的尖顶,正在心有不甘地走向它们最终的归宿——海底堡礁。

“想不到我们会在这里见面。”盖娅轻轻牵着何夕的手离开人群,来到一处僻静的角落,“我没料到你会专门来同我告别,谢谢你。”

何夕回头注视着不远处的人群,他听不懂那些人在说些什么,只看到每当一个人走到一处黑色的入口前,便不断有人上前同他依依不舍地拥抱,有的像是夫妻,有的像是父母与子女。

“他们在说什么?”何夕问。

“他们说来世再见。”盖娅的神情变得恍惚而忧伤,“其实就算可能的话,也会是很多个来世之后的事情了。”

“可你说过没人会死,而且还会过得更好。”

“我是说过,这是事实。”盖娅变得有些激动,蛇样的长发像是有生命般地跳动着,“海水提供无穷无尽的食物,环境永远温暖而湿润,海中没有任何生物具备攻击我们的能力,残酷的生存竞争与社会竞争同时消亡,繁衍更加迅速而便捷,我们的后代将遍布整颗星球……”

“既然这样,那些人又为何依依不舍呢?”

“因为他们将要放弃一样东西。”

“什么?”何夕陡然紧张起来,他感到已经接近了最终的答案。

“智慧,因为它很快就没有用了。”

何夕觉得自己的头有些晕,盖娅的话让他如坠迷雾。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奇谈怪论,而且出自一个智慧生命之口。

“不要这样看着我。”盖娅叹口气,“如果你今天没有来向我道别,我永远都不会同你说起菲星的这些秘密,但我现在已经当你是朋友,希望你能够保守秘密。你曾经对我讲述过你的故乡星球的历史,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真的认为你们地球人类是因为智慧而成为万物之灵的吗?”

“当然是,我能肯定。”

“我是从你们带来的资料上了解到你们地球的历史的,结果发现它同菲星的历史有不少共通之处。你们对生命的发展有一个标准的说法,叫做进化。这种理论认为,生命必定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说得没错吧?”

何夕下意识地点点头,虽然他不太明白盖娅到底想说什么。

“但你想过没有,这种理论其实是有问题的。你肯定认为哺乳动物比六亿年前的三叶虫高级得多,但是,哺乳动物如果置身于几亿年前的世界能够生存吗?稀薄的氧气,致命的紫外线辐射,一片荒凉的陆地,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这些高级生物的后代发生变异的话,更可能幸存的将会是那些结构趋向三叶虫这样的简单生命个体。那么这到底应该称为进化还是退化?再比如你们受伤后,我们给你们用的断肢生长剂便是采自所谓的低等生物,你总得承认至少在这方面它们表现得比人类更适应生存吧?”

何夕不屈地辩解道:“进化理论里本来就强调适者生存,你最多可以说‘进化’这个词不妥,我们可以改成‘变化’。但总体趋势上,生命的形式的确越来越复杂和高级。”

盖娅的目光变得高深莫测,“那你能不能回答一个问题:宇宙中产生生命乃至出现智慧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从原始星云里诞生一颗恒星历时数亿年,然后是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事情到此为止,但出于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的某些原因,在极个别的行星上,经过几十亿年的无数次漫无目的的物理化学变化竟然造就了一种亘古未有的物质形态。这些奇特的分子聚合体获得了从外界吸收能源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它们终于从热力学定律为宇宙万物设定的宿命里挣脱出来。生命的产生与发展令人惊叹不已,但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相对于直径以百亿光年计的至高无上的宇宙而言,小如尘埃的几颗星球上存在的更渺小的那些生命个体又具有什么意义?难道宇宙里存在某种先验的精神,规定生命必须产生并且必须向着高级的方向发展?”

何夕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插话,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你们地球人类曾经观察到一颗叫木星的行星被一颗彗星撞击,其中一个坑洞的面积超过地球截面积三倍。如果这颗彗星撞向地球的话,你们那些关于地球生命将越来越高级的进化理论将会显得多么可笑啊!其实生命只是偶然产生,它最终也将偶然灭亡。有机生命的源头是无机世界,最后的归宿也一样。生命从来就不是宇宙的目的,智慧生命也不是什么万物之灵。在地球的恐龙时代,哺乳动物便已经诞生,从智力上讲,它们比恐龙高级,但至少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它们一直是恐龙的美餐。如果没有后来突然的小行星撞击灾变,它们未必能够取代那些庞然大物。如同鸟类选择了翅膀、野兽选择了锋利的爪牙一样,地球人选择了智慧也很偶然。但这个选择成功了,因为它最终使得你们人类的基因遍布地球生物圈的各个角落。”

“既然你也同意智慧的选择带来了成功,那为什么你们又要放弃它?当你们回到海洋之后,继续保留智慧不好吗?”

盖娅没有立刻回答,她凝视着不远之外波澜壮阔的海洋,目光里流露出既依恋又迷茫的神色,“根据我们的研究,菲星人已经经历了许多次类似的变故,也就是说,菲星人是以大约十万年为间隔轮流生活在陆地与海洋里。菲星生命与地球一样诞生于水中,当菲星人生活在温暖舒适的海洋里时,根本不用面临残酷的生存竞争。看见我的头发了吗?在海洋里它会散开成为巨大的叶子,我们自身就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在那样的情况下,智慧是不重要的,不仅如此,甚至一些感觉器官也变得多余,成为奢侈的累赘,就好比穴居动物常常放弃它们的视力一样。正如宇宙的目的不是生命一样,生命的目的也不是智慧,而是基因的传递。只要能够最大程度地传递基因信息,生命的形式根本不重要。这就好比地球上的病毒,按照你们的分类法,它们是最低等的生命,没有神经系统,当然就谈不上有什么智慧。但是,它们已经成功地生存了几十亿年,相比之下,人类区区几百万年的生存史根本不值一提。而且严格地讲,它们相对于人类而言一直扮演着捕食者的角色。我说得对不对?”

“应该……是吧。”何夕有些难堪地承认。

“还是说菲星上的事吧。”盖娅换了话题,“相比之下,陆地上有更丰富的信息刺激、更明亮的光线以及相对严酷得多的生存环境。当菲星人的祖先周期性地登上陆地生存时,他们必须面对这一切。”盖娅伸出手向何夕晃动着,“我们渐渐拥有了尖利的手指、强健的肌肉组织和敏锐的感官,以此来适应严酷的陆生环境。但我们最终却很偶然地选择了智慧,而正是这一点,使得菲星人超越了无数几乎同时登上陆地的物种,成为菲星的主宰。而当菲星人重回海洋之后,将只保留必需的很少部分的智慧。不过,我们已有的智慧器官并不会消失,只是暂时封存起来,代代相传,直到属于陆地的下一个十万年到来。”

直到这时,何夕才有点明白盖娅向他讲述的其实是菲星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这和他熟知的地球人的观点是多么不同啊。这一切对于何夕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盖娅的每一句话都令他难以反驳。

“我该走了。”盖娅拂了拂蛇样的长发,“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请帮我一个忙。”

“我很愿意。”

“看到那边的人群了吗?他们聚在一起互相帮助只是为了让不幸者能够得到安葬,而不是尸沉大海。菲星人重返海洋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有些人会在这个过程中死去,毕竟有些功能已经十万年没有用过了。”

“你的意思是……”何夕大吃一惊。

“我很荣幸能够得到一位外星人的帮助。”盖娅已经朝着大海走去,“如果十分钟后我的头发没有散开的话,你知道怎么做。你不必太担心,我应该没事的。”

何夕紧紧跟在盖娅身后,水越来越深,何夕眼看着盖娅的身体被水淹没,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朝造物主在冥冥中指引的方向走去。水漫过了她的腰,然后是胸,然后是肩。盖娅突然停住,她缓缓地回过头来望着何夕说:“我们……”

何夕仓促地回应:“我们……”

盖娅露出一个笑容说:“谢谢。”然后,她的身体猛然向下一沉。

何夕急忙划过去,透过水面,他看到盖娅的身体正在拼命地扭动,她的脸白得像纸,大串的气泡从她的口鼻里冒出来,蛇样的长发剧烈地摆动着,她的眼睛里装满了恐惧。但一切很快静止下来,盖娅停止了挣扎,双手朝上直立着漂浮在水面之下。何夕强迫自己平静地对待这一切,他几乎不敢眨一下眼睛。

时间过得很慢,但何夕却希望时间能够再慢一点。盖娅的长发如海草般散开,散开,越来越大,越来越宽,而她身体其余的部分却在明显地萎缩。陈天石说过,美杜莎是个美丽的少女,她后来成为海神波塞冬的爱人。而现在,美杜莎正在走向她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