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每隔几年,学区官僚们的官瘾总要发作。以我们洛杉矶地区来说,各项检测分数真是低得离谱。上级长官想出变化之道,那就是补助阅读教材,例如“基础阅读教材”。这是一套程度浅显的初级读物,配有详尽的教师指引。课程内容十分僵化教条,老师必须照本宣科,搞到最后每间教室都张贴一样的海报,学生必须保持一致的进度。这样说来,每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岂不程度相同?学区每位学生接受相同的阅读教材,依循相同的进度,上级长官想到就来验收成果,看看阅读的理解力和速度是否改善。

我曾遇见尚有教育理念的行政人员,他们也认为这套教材有其缺失。他们都晓得,单一的观念大错特错,教学现场需要因材施教。不过在资历尚浅的教师眼中,教案详细的基础阅读教材就如同是及时雨,行政人员也总是这样安慰大家。这使得平常远离书本的教师,为了个人的专业尊严,不得不和学生共同研读基础阅读教材,免得检测成绩见不得人。

行政人员这样切入,倒也不是全无道理。糟的是上级单位采取鸵鸟心态,配发出基础阅读教材这样的东西,而大家也总有一套说辞:“孩子不爱念书,老师不够专业,制度不够完美,课外读物总能提高检测分数。”如果你赞成以上说法也无妨,但是我不赞成。我希望孩子能够欣赏黑人民权领袖马尔科姆(Malcolm X)和亚历克斯·哈利(Alex Haley)合著的大作,而不仅是在电影《马尔科姆传》上演后赶赶流行,争相购买印着马尔科姆头像的运动衫,却不晓得马尔科姆是谁!所以光靠基础阅读教材,孩子的文学素养肯定不会太高。

基础阅读教材最后一项让人不满的效应,就是占用大好晨光。教师必须花两个半小时进行阅读教育,把社会课和自然课通通挤掉。这时大家都站在同一阵线:检测只考阅读和数学,其他科目都免了,反正不会影响检测分数。如此不仅无法指导阅读程度低落的孩子,更剥夺了他们学习自然、地理以及历史的机会。

我的朋友,情况还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你总会碰到爱好阅读的学生,他们会要求以书本当成圣诞节或生日礼物。毕竟我不是神仙,无法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如果想让孩子看到图书馆就像看到游乐场,不妨参考以下几项有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