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浪费时间

我不想浪费时间

根据洛杉矶联合学区规定,整学年的授课天数只有一百六十三天。而这个不到三十二周的授课天数,还要东扣西扣。比方说,学期最后几天要用来开同乐会、大扫除;学期前几天要用来调整课程表或整理教室。这还不包括例行假日或其他无聊的活动,例如书商举办的教科书说明会。而对于奉行“成功无捷径”的本班,尽管上课天数硬是比“正常”班级多了一百天,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够把学生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在这样的体系下,“改革精进”宛如挥之不去的梦魇,老师疲于应付大小研习会议,学生的教育品质也堪虑。而碰到这样的会议,我总是能闪就闪,甚至溜班回来继续奋斗。

我并不排斥所有的会议。我也听过优异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这样的研习的确很值得,但是可遇不可求……

几年前,学区特地设计三天研习会议,让老师全程参与。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幸免,因为检测分数太丢人了。而我对这类会议总是消极抵制,顶头上司当然也晓得,于是这次便使出撒手锏逼我就范。上司警告我:如果这次再任性,薪水不仅停止发放,还有后续动作!其实,我正打算利用这三天让全班共读《动物农场》,带他们看排球大赛并且共进晚餐,然后抽出六个小时训练解题技巧,并且完成自然课的水火箭。不过这下可好了,三天全毁。

第一天是研讨会,让教师晓得新版数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才听了几分钟,我就知道大事不妙。书商告诉大家:本学年有三十周,新版教科书有三十二个单元,因此每周至少上完一个单元。天哪,开了十五里的车程,就只为了听这个?

数学研习会议原本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半,但是不到十一点半该讲的都讲完了(中场还有半小时的休息)。主办单位放大伙吃中饭,十二点半以前回来。我提出质疑:讲师都上完课了,回来做什么?他们则告诉我,学区设定研讨会议程,门口有签名单和守卫,要确保每位教师都乖乖开完会。结果,我们真的按照时间回来,并且呆坐了两小时后才散会。

第二天是音乐研习,让老师融入音乐教学。如果你是新进教师,这当然是必学的技巧。问题是讲师太尽责了,居然花了一整天解释读谱的方法,只教大家用直笛吹出四个音符。我早在课程中融入音乐教育,每年本班总会举办两小时的演奏会,学生能用古典吉他演奏巴赫曲目,我干吗还在这里穷耗时间呢?我望着窗外蓝天,发现户外平静无风,不禁想着自然课的水火箭。

而最后一天,可以说是研习会最糟的一天。全体教师到电脑教室,学习网络的使用方式。我当然懂得上网,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多学点也无妨。没想到服务器居然罢工,全部电脑无法使用,教师只好三三两两闲话家常,我则利用午餐时间开溜大吉。

后来,去年这个时间,上级又规定同样的研习。不过这次我拒绝就范,薪水也真的被扣了一些,但是换来的时间却能让全班畅读奥威尔的名著。我们还参观艺术家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展览,揣摩大师的摄影方式,水火箭也在欢笑声中射向蓝天。

隔了一周,我被请进办公室,上司当然又训斥一顿。他说,接下来会有两天研习,若再开溜,后果自行负责。这次我没有抗辩,只是猛点头,心里暗自盘算:两天,可以插入阅读时间介绍安吉罗的作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