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价值观

老师的价值观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当天,一个班级接着一个地表演歌曲或短剧,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全为了纪念这位美国的伟人。打破种族藩篱是金博士未竟的美梦,而现在,这美梦就等着这群孩子来实现。

看着学生们用心的演出,我在一旁有点感伤,金博士的美梦何其遥远啊。许多老师为了让活动有看头,确实付出不少心血,但是我所目睹到教育界的伪善,却不禁要摇头叹息。我想到就在这一年的年初,校内两位老师来找我,原来是他们的宝贝女儿要升高中,特地问我哪里有“纯白”的学校可以就读,因为“黑人最会惹麻烦”。但此时此刻,这两位老师居然也混在其中纪念金博士!

我们是该努力实现这个美梦!

人格教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环,这点大部分的家长和行政主管都会同意。遗憾的是,如果位居高位者心术不正,那如何要求学生陶冶品格呢?

有一天,教室里发生了一件值得引以为鉴的事。事情就起因于我要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出美国的位置,当作地理科随堂测验。这天当地中学放假,好让老师参加研讨会,而我们学校正常上课,有几位毕业校友便趁机回来看我。不料,做测验的时候,麦可居然作弊,而且他的技术实在太差了,讲来就让人忍俊不禁:他抄袭邻座的答案,而且一字不漏照单全抄,这个连毕业校友都发现了——如果你看不出这么明显的作弊证据,肯定是眼睛有问题。老实说,麦可头脑相当灵光,只是懒了点,几乎很少花时间准备考试。看来,他这次一定要付出点代价才行。

考试结束后,我立刻召开班会,我开门见山宣布有人作弊,希望犯错的同学勇于承认,以防下次再犯。这时,麦可立刻举手招认。“很好!”我先称赞他的诚实,然后告诉他(发自内心的),他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老师也很认同;我还勉励他:知错能改,是改善自我行为的第一步。我请他写信给父母,详述课堂上发生的种种,并且允许他明天补考。想必他的父母应该会了解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当时,麦可还忙着谢谢老师的宽容,因为他没料到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但是隔天,我却被请入办公室,行政人员通知我,麦可已经转到其他班级。原来早晨上课前,麦可的家长已经和行政人员碰面,我还被蒙在鼓里搞不清状况呢。他父母坚称宝贝儿子绝对不会作弊,而在一旁的麦可竟然也忙着附和。对此结果,行政人员也不停地劝我不要在意。

许多教师碰到这种场面,往往是只好双手一摊,不再认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我们环顾现代社会,能够教导学生是非善恶的成人不多,老师可能是最后一道防线。可悲的是,难得老师有心纠正学生,行政人员却无法支持。

经营一个学校难度很高,我也不是不懂校方的难处,但有些行政人员总是搞不清楚状况,老是会去安抚怒气冲天的家长。行政人员当然最爱“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种心态的结果,就是不计付出任何代价。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是:家长来吵,就把麦可转班吧!只要安抚好家长,再通知班主任,事情不就摆平了?

而像麦可这样的学生,即使换了新环境,作弊的恶习照样不改,事后也不需承担任何后果。老师见多了这类状况,愤愤不平最后也会变成心灰意冷。我们当然可以暂时平息家长的怒气,但是这样的处置对麦可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大家都要当滥好人,都没得罪家长的勇气,将无法造就人格健全的学生。

看我一连串描述了这些惊人的事实,你可能认为这只是本校的单一事件,其他学校的运气不会这么背。如果你真的这么想,我要请你再三思。大卫·雷文(David Levin)算是全美最优秀的教育专家之一,他早期在休斯敦教书时也发生了一些事。他这个人会质疑学校决策,会挑战一些好耍伎俩的教师,就算日子难过,他也还是坚持初衷不改。

雷文不是理论派,他是彻彻底底的行动派,教学远比其他同事努力认真。他本身毕业于耶鲁大学,光凭学术专业就令一般教师哑口无言。在学生看来,雷文老师不但让人敬爱,更教人心服口服。学生在他的调教下,全班成绩变成全校第一、全学区第一,最后成为全得州第一。

照理说,主管当局应该颁赠奖章给雷文。结果呢?其他老师却以另类的方式表扬这位杰出同事——他们刺破了雷文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