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不谈宗教

上课不谈宗教

星期五下午,教室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氛。学生努力用功了整个礼拜,希望周末早晨可以偷懒一下,下午再到我家排练音乐,这群孩子真是喜欢音乐。

大家都很开心,但是唯独小艾摆张苦瓜脸。下课时间到了,孩子们不是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就是趁着太阳还没下山打打棒球。小艾留在教室,默默帮我打扫收拾。“怎么啦?”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同学一起到外面玩。

“他们根本不在球场……”他郁郁寡欢地说。

我这才想起,原来小艾的朋友都有活动!前任老师邀请大家参加“假日《圣经》学校”。这位老师去年常在课堂上传道,宣扬个人的宗教理念。而小艾信奉“耶和华见证会”,是老师眼中的异教徒。

其实在课堂上布道的老师大有人在,我相信他们都出于善意。而这位老师,平心而论,在专业上的表现也相当优异。但是这类充满宗教理念的老师,虽然不至于刻意排斥其他教派的学生,却常常在有意无意间伤害了幼小心灵而不自觉。

回想待在教育圈的岁月,小艾的例子并不稀奇,强力行销宗教的老师也比比皆是。像聪颖活泼的大卫,是个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有些老师经常把史实和宗教混为一谈,而大卫就当场提出质疑,老是被那些老师训斥。他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认为艾滋病是上帝施与男同性恋的惩罚,大卫气得跳脚。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宗教和生活是一体的,这点大家都能理解。信仰是精神的支柱,老师喜欢和学生分享,宗教当然也在分享之列。

不过,我反对这种方式。原因很简单:宗教牵扯的层面太复杂了。学校大部分的老师笃信基督教(太多教师以耶稣之名行事,耶稣真忙),问题是本校许多学生来自印度教、佛教甚至是犹太教家庭。让学生见识其他信仰当然很好,多元文化本来就有其教育意义。只是老师邀请特定学生上教堂,摆明了是对被漏掉的学生示威:“老师的信仰最大!”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最好?我非圣贤,在此不敢置喙。我只好遵循开国元勋杰斐逊的精神,公开授课时不碰触宗教。这并不表示我的班级不重视品德教育;相反,待人处世正是班级经营的重点。我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学生,我的班上没有所谓的异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