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改变

坚持与改变

我之前提到,尽责的老师和家长必须有所担当;我也深信,好老师必须有所坚持。我的态度始终如一,但是有时老师或家长应当适时放手。

对我最不满的毕业生,以前都是表现最突出的一群。我发掘学生的天赋,兴奋之余却在他们身上加诸无形的压力,因为老师总是越俎代庖,替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其实,我应该采取多元的态度,提供其他的学习策略,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推销主观的看法。

我发现,我需要以学生的角度,全盘检讨,并制定出一套经营班级的策略。于是,我花了几个晚上,特地邀请毕业生共进晚餐。在此期间,我都尽量少开口,多倾听,结果从学生身上获益甚多。这算不算另一种形态的教育呢?

学生告诉我,成绩和人格是两码事。记得刚调到“丛林”时,我的确被学生的低成绩吓了一跳,因此头几年,我将心思全放在提升学习成绩上。正因为如此,我也错将“成绩”和“人格”画上等号。班上有几个学生虽然表现不错,但是其他学生表现更好,因此我吝于给予应有的赞美。“怎样才算好学生?”我必须重新定义。

不要误会,我对学生仍然抱持高度的期待,也鼓励他们尽其所能争取好成绩。而现在,我也要注意努力用心、人格健全的学生,同时自己也要朝着人格健全的方向迈进。

你了解孩子多少?孩子人前人后两个样,他们为了争取大人的认同无所不用其极,这点你我皆知。真正了解孩子的人是年龄相仿的同辈,他们特别清楚彼此的人格特质。本校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接到电话,被告之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居然在商店顺手牵羊,这位老师听了差点昏倒。可是下课时,我不经意听到学生的悄悄话,其实同学根本不讶异,他们早就摸清这位“小偷好学生”的底细了!

评论孩子之前,最好观察他和同龄人的互动,这真是经验之谈。若要论断学生的价值观和潜在特质,同龄人的判断远比老师更准确。不信你问学生哪个是好玩伴,哪个好相处而且诚实正直,他们如数家珍。我们身为老师和家长,其实所知甚少。大人总有许多内心话要讲,孩子也不例外。

“钱要花在刀刃上”,这是理财的概念,教育何尝不是?如果教师真想为学生牺牲,也要先看对象。这话虽然说起来很伤感,但有时遇到特殊背景的学生,教师再热心也真的无能为力。教师的任务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而是提供机会让孩子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