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表现关联着老师的心
我把大规模的户外教学看作家常便饭。带学生外出午餐或欣赏电影算短的行程,行程长的可能耗时两周,目的地是欧洲。不管我的学生走到哪,旁观者的反应都会是发出不可置信的惊叹。我的学生常在博物馆、餐厅或电影院被拦下来,因为导游和工作人员争相告诉我,他们从没看过如此文质彬彬的学生;也会有机长和机组人员带头与乘客欢呼,称赞孩子无懈可击的表现。最夸张的是,路上突然跑出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劈头问我,这些孩子是否来自著名私立学校或教会团体。
这些学生是怎么做到的?在今天,年轻人的举止往往让人憎恶,他们如何走到哪都大受欢迎?他们从哪学到稳重的气质?他们又从哪得到与别校学生迥异的特质?一切与我无关。老实说,从没人说我有气质,社交晚宴从来与我不相干,我在公众场合还会退缩害羞呢。
令人遗憾的是,在教导孩子规矩方面,学校和某些家庭失职得离谱。“孩子就是孩子嘛”,这句话让他们任孩子在公共场所喧哗无礼,任孩子在电影院和博物馆打闹嬉戏。我们不该任由孩子胡作非为,应该教导他们在任何场合都能表现得体。如果孩子无礼,请教他们礼节;光是带领孩子体验生活绝对不够。身为教师或家长的我们,如果想要培养孩子成为健全的成人,还要再加把劲才行。
我曾经听过某所学校举办五年级户外教学,目的地是华盛顿特区。为了畅游美国首府,该校整整准备了一年,筹到上万美元的经费。可惜的是,整个行程为期四天而已,头尾两天都花在车程上面,只有两天参观华盛顿。我曾和其中某位女同学聊天,问问户外教学的心得感想,却得到连连抱怨。
“我们只是逛逛罢了。”小女孩满脸失望地说。
“那就很棒呀!”我试着安慰她,“商业街最值得逛了,里头有史密森博物馆和华盛顿纪念碑,还有……”
“等等,雷夫老师!”女孩打断我滔滔不绝的介绍,“我们班跑去逛购物商场啦!老师忙着买纪念品,学生在糖果店闲逛。”事实上,户外教学的品质可以更好,也必须更好。
最近还有另一所小学参观华盛顿,结果上了当地报纸:六十个学生外出,二十二位大人陪同!家长这么热心相随,当然值得喝彩,但是需要二十二位大人才管得住六十个小孩,显然这些学生不应该就这样出门的。
洛杉矶道奇队热心公益,几乎每年都会赠送几场棒球赛门票给“丛林”的孩子。球队献爱心不落人后,但是校方规划户外教学的方式却马虎随便。许多学生根本不懂棒球规则,甚至到了球场还不晓得球队的名字。他们在看台上穿梭乱跑,每五分钟就起身购买饮料,任意大声喧哗。球赛才进行到第五局或第六局,领队的大人就带着不耐烦的学生离场,找个地方庆祝校外活动教学平安顺利。
我讲得这么露骨,实在情非得已,因为马虎的户外教学等于糟蹋宝贵的学习经验。学生专心欣赏精彩的球赛,照样可以尖叫欢呼;他们可以一边享用零食,同时看出棒球各种打法的使用时机。当然,他们也应该有始有终,看完整场球赛。书看到一半,会不会弃书而去?电影看到一半,该中途离开吗?老师领着学生提早离开球场,他们有样学样,以后就容易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