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生的现实处境

特长生的现实处境

那么,在这个充斥着庸俗文化的大环境里,天资超人的特长生们该如何自处呢?我何其有幸,能够和一些禀赋优异、才能特殊的学生相处二三十年之久。每天和艾迪这类优秀的孩子朝夕相处,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丛林”卧虎藏龙,但是不仅校方忽略他们,周围的人还经常泼他们冷水,同学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在学校体制里,每个阶层的人都可能扼杀特长生。

我到“丛林”的第一年,发现班上四十名学生中有八名属于资质和才能特优的学生。这类学生又要如何认定呢?通常,校方会成立委员会,网罗行政人员、教师以及家长,根据学生的智商、多年来的表现以及标准化测验来认定。在常态班级编制的政策下,这类学生都暂且和一般生上课,再由老师安排额外时间个别教导(但是有的老师不予理会)。有些学校则每天让这类学生与其他学生分开一段时间,让他们接受特殊训练,就像乐团或合唱团学生接受演练一样。也有学校干脆成立特长生班,让各路高手齐聚一堂。

本校有不少热心的老师,他们自愿当起伯乐寻找千里马,所以常会看到有些老师兴冲冲地走进委员会办公室,提高音量说:“我找到特长生了!他很适合个别化训练。”我有一项业务就是培训特长生,而这群关心优质教育的老师无异帮了大忙。我和其他同事利用下班时间出席委员会,保障特长生追求完美的权利。我们把特长生当成刚出土的原矿,希望他们有机会接受雕琢,变成熠熠生光的宝石。

然而,有人努力挖宝,就会有人拼命扯后腿。假定某位学生可能适合资优教育,委员会就会启动,评估该生是否有机会和其他高手一起训练。然后你就会发现下列这番对话屡见不鲜:

委 员 会:老师好!我们接到好消息。经过大家评估,贵班的比利有资格进入特长班,您真该以他为荣!

“扯后腿”老师:你们不可以把比利带走!他是我最得力的帮手。

委 员 会:您的意思是?

“扯后腿”老师:我的班级不能没有他。他帮我改考卷,还把教室扫得干干净净。

委 员 会:嗯,这都不是学生应尽的义务。

“扯后腿”老师:但比利是明星,让我们班闪闪发光呢!

委 员 会:让班级闪闪发光?这不是您的职责吗?

“扯后腿”老师:哼!你们懂什么!

我懂。你每天忙得像陀螺,能干又聪明的学生让你笑容满面。我们看到学生表现优异,常常志得意满,自以为是教学成功的结果,其实这不过是幻觉罢了。尽责的老师就像一盏明灯,引导孩子找到学习方向,并且提供全新的观点和经验。但是“天赋”是学生内在的特质,这是教不来的。在教学上,你往往得不到如意的结果,偶尔看到表现突出的,当然让老师心花怒放,这是人之常情。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时时提醒自己:任何教学的决策都必须谨慎小心,务必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考虑。万一学生非得转班才能发挥专长,那就放他高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