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阅读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我热爱阅读,学生受我影响,也变成嗜书如命的小书虫。除此之外,我还设计和阅读相关的活动。全班刚读完莎翁名剧《理查三世》(Richard Ⅲ),我立刻带他们欣赏舞台剧明星伊恩·麦克莱恩(注:Ian McKellen,英国演员,曾饰演《魔戒》中的甘道夫)的巡回演出;学生读完《哈姆雷特》(Halmet),接着去看肯尼斯·布拉纳(注:Kenneth Branagh,爱尔兰籍演员,曾出演《哈利·波特》)主演的电影。喜欢《哈利·波特》系列的老师,不妨安排户外教学,带领全班到电影院上课,说不定会碰到我们班的人正等着看《魔戒》!为何这样说?因为我和学生都是托尔金的铁杆读者!

切记:“成功没有捷径。”有些老师确实引入了文学经典,可惜缺少深化的活动,学生还是不懂经典何以为经典。我们班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哈克的冒险过程就是我们的人生之旅。当哈克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时候,学生们潸然泪下。我把文学中的情境导入实际生活,孩子们当然感同身受。很多老师只是根据上级开列的书单上课,他们尚未掌握书本的精髓,也不清楚书本的布局和情境。最近有个毕业生回来看我,大家聊到七年级的英国文学课程。他们的老师导读莎翁的《仲夏夜之梦》,把仙后缇塔妮亚(Titania)的芳名误念为“太塔妮亚”(Tytania)。我的学生举手纠正,老师却没有雅量接受。我的学生提醒老师剧中的波顿(Bottom)和匹拉麦斯(Pyramus)根本就是同一人,理应由同一位学生担纲,结果老师干脆收回剧本,取消莎翁名剧的单元。而另一群毕业生在八年级的时候,读到名剧《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虽然他们就读明星高中,老师却没解释剧中宗教迫害的历史背景,更没提到作者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在当时时局下的状况。老师只是告诉大家“这是一出名著”,如此而已。

身为老师或家长的你,一定要设计更深化的活动。如果你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殷切的期待,务必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所谓“师父领进门”,老师自己要当个专业的师父,把阅读课变得生动活泼、挑战性十足;更重要的,还要想办法结合实际生活。

人生讲究均衡。如果你的生活除了教书还是教书,不妨立下雄心办好阅读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