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的角色
我原本以为自己很清楚教育任务。初为人师的前几年,我坚信文学的重要,因此不遗余力推行阅读教育。之前也提到,我把心爱的名著带到课堂,特别是我偏爱的那本书,我老是会提到书中的主角。而几年下来,该书也总是名列书单的必然之选,那就是马克·吐温的杰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以前哈克是我最欣赏的人物之一,现在也是。哈克真是好人,他在艰难选择之际,总是对得起良心。马克先生妙语如珠,讽刺得恰到好处。我最喜欢吉姆和哈克乘坐木筏漂流的那段,套句百老汇名剧《该死的扬基队》(Damn Yankee)的台词,两人皆是“生命旅途中飘荡的游魂”,结局也让人拍案叫绝。
如果你没忘记的话,哈克和吉姆都是社会边缘人。当时的社会充斥着暴力、歧视、伪善、虚妄和冷漠,这两位彼此扶持,发挥智慧,闯过一劫又一劫。故事结尾,哈克有机会重返文明:有人愿意收养哈克,他有“正常过日子”的机会,成为人模人样的好公民,但他居然拒绝天上掉下的良机!他以前在社会混过,再也不想同流合污,他决定带着汤姆和吉姆再次寻找乐土。哈克,祝你一路顺风!哈克,你以实际行动告诉衣冠楚楚的社会人士:你走你的阳关道,我搭我的“独木舟”!
比较起来,我真正的偶像是哈克,而不是棒球好手哈伯斯。我也看不惯社会百态,看不惯糜烂不可救药的学校体系。如果学生愿意一同寻找学习的乐土,欢迎上船来吧,我将是领航的舵手。
然而,想象归想象,我没有同舟共济的伙伴,更没有独木舟。我晓得自己的任务,也晓得自己遗世独立无法成为优秀教师。哈克的作风令人欣赏,但是这种出世的态度只能在茫茫人海中浮沉。
直到一天,有个十岁的小女孩一语惊醒梦中人,让几十岁的我相形见绌。记得那是新学年的第一天,“三剑客”事件尘埃落定,但是我心里创伤尚未痊愈。当时心灰意冷,再也不以优秀的教师自许。我把自己武装起来,不让忘恩负义的学生再伤我一丝一毫。毕竟把罪过推给别人,总比扪心自问容易。
当时,学生鱼贯进入教室,有个娇小的女孩走到我的面前。女孩留着刘海,手上提着刚从快餐店买来的餐盒。她对我说,她想在开学第一天请老师吃早餐。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她。
“琼安。”女孩小声说。
“琼安,听老师说,”我告诉她,“你不必买早餐给我吃,也不用讨好我。如果你想在班上当个好学生,只要全力以赴就行了,我们会相处愉快。不用送老师礼物,听懂了没?”
“听懂了。”她找到座位坐下。
第一周进行顺利。周五的时候,我让学生围成圆圈坐下(我称之为“魔法圈圈”),他们利用这个机会畅所欲言,不管是学校或是家庭问题都可以谈。“各位同学,”我以老师的架势宣布,“第一周快过完了,老师觉得大家表现很好。同学们的数学和阅读都很不错,每个同学都很用心。这个礼拜有没有心得?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
琼安举手了,这是她五天来第一次发言:“雷夫老师,我有话要说。”她接着侃侃而谈:“星期一我买早餐给你吃,不是想讨好你。你误会了。”小女孩的语气轻柔但果决,一听就晓得是肺腑之言:“我等了好久,终于成为你的学生。我一年级的时候,就注意到你的班级。你的教室总有很酷的玩意儿,你的学生是全校最棒的。你们的舞台剧和音乐表演也是最棒的。你的学生是全校最快乐的。我的爸爸和妈妈都说雷夫老师好厉害。他们在电视上看到老师,也在报纸杂志上读到老师的报道。”
老天,全班鸦雀无声,小女孩一发不可收拾:“我真的不想讨好你。我只是很兴奋,想和老师分享。我想告诉你,当你的学生多么高兴。可是,你伤我的心了,我要你知道,你真的伤我的心了。”
听完这番话,我真想挖个洞藏起来。小女孩讲话轻声细语,真情流露,却是震撼力十足。如果老师向学生磕头不失礼的话,我真会磕头如捣蒜。我向琼安保证:如果她愿意再给老师一次机会,老师绝不会再伤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