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中反省

从教学中反省

身为老师的我有许多错误经验,最严重的一项就是替学生做决定。我经常自作聪明,指出明路让学生遵循。我以前很强势,要求学生大清早到校加强数学学习,还要他们留校很久研读莎翁名著。这样对孩子的确有帮助,没错,但是他们也有说“不”的权利,就算拒绝老师也不该有一丝罪恶感。我的班级气氛很紧张,学生被迫取悦老师。在孩子眼中,我的认同和法官的审判没有两样!我太小看老师的影响力了。

我也拿出“三剑客”的信给毕业生看,他们发现其中大有玄机:信中反复出现“崇拜”这个字眼,但崇拜都演变为了愤怒。我的赞美会让学生上天堂,但我皱个眉头就会让他们下地狱,这是毕业生的肺腑之言。原来,学生沮丧之余,情绪会转化为愤恨不平。因此,我必须改变教学风格,除了尽可能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也要尊重并支持学生的决定,就算学生的选择有所偏差,也要容许他们自行修正方向。

想不到,这些毕业生居然反过头来指点老师,真是太神奇了。他们是最严苛的批评家,却也是我的最佳拍档,提供最好的建议给我。老实说,我的情绪依旧低落,还需要些时间沉淀思索,但是经过这次教训,我发现人遇到挫折会有以下三种反应:怨天尤人,一筹莫展;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最后一种是承认错误,重新出发。而从伤痛中走出来肯定是最难的一种,却是我的选择。

我决定重新出发。我的标准依旧,但是不再以成败论英雄,而以客观的角度评鉴学生的表现。至于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我也要调整修正。我要学生晓得:就算他们犯了错,我也不会痛不欲生。我仍然是最严格的老师,却也是最体贴、最亲切的大朋友。我会以身作则,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趣的活动、学业的精进以及人格的熏陶,都要融入每天的课程。

我没有把握完成所有目标,但至少已经可以对症下药。有天晚上,芭芭拉建议我重读一本书,从书中寻找解答。然而再拾起这本书,又是几个星期之后的事了。

“三剑客”造成的伤痛显然已经痊愈了。我有把握,如果时光倒流,相同的问题绝对不会再发生。我会接受她们的优点和弱点,就算表现不如预期,我也不会失望。我不再多花时间关照她们,我要注意需要帮助的学生。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不但痛苦而且不易,但是未来的挑战已经确立。斯人已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哈克已经化为陈迹;殷鉴不远,我不禁想起《天生好手》的哈伯斯。而我必须另觅典范,在教书生涯中重新出发。

或许你会问我,“三剑客”近况如何?后来我才知道,她们其中一人早已辍学,另两人进入知名大学,过着正常的日子。而那个语不惊人、貌不出众、成绩中等的席拉呢?她申请到常春藤名校,成为聪明伶俐、亭亭玉立的大学生。她后来也嫁了好老公,事业平步青云。

她真是一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