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柔内刚隋文静

外柔内刚隋文静

2022年2月19日,首都体育馆创造了奇迹:在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比赛中,隋文静/韩聪完成了优美的翔舞,以239.88分的总成绩荣获冠军。这是继申雪/赵宏博之后,中国花样滑冰队收获的第二枚冬奥会金牌。

花样滑冰双人滑必须心心相印,配合默契,他们为爱、为梦想而拼,作为东道主在家门口压轴出场参赛,须顶住压力,用平常心从容面对国际大赛,才能创造奇迹。他们所选用的曲目是《忧愁河上的金桥》,这个曲目曾经见证了他们获得芬兰世锦赛的冠军。桥与河的故事,讲的是扶持与陪伴。他俩完全融入音乐中,双人滑除了技术和专业的展示,也需要融入表演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景交融,心灵相通。唯有全心热爱,才可以抵抗孤独;唯有真诚相助,才能互相成就。他们完美演绎了什么是扶持和友谊,永不放弃,为了心中的梦想而拼搏,金牌实至名归。

1995年7月18日,一个女婴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父亲是焊工,母亲在铁路工作,这对年轻的夫妻在冰城相识相爱,这个呱呱坠地的女婴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小姑娘属猪,木猪年,巨蟹座,也是夏天开始的第一个星座,热情似火。她遗传了父母优良的基因,皮肤白净,浓眉大眼,受到全家人的喜爱。她的奶奶姓那,是满族,爷爷是汉族,家人给她起名为文静,意思是女孩子要文文静静。

隋文静的家庭充满了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都特别疼爱她,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家庭特别温暖,家长对她的爱好总是倾其所有竭尽全力支持。她从小就对艺术充满了向往,5岁时她站在家里的窗台上唱歌跳舞,全家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一个劲儿地鼓掌。掌声给这个俊俏的小丫头带来极大的自信。妈妈看女儿喜欢跳舞,便勒紧裤腰带给她报了舞蹈班,对于舞蹈的一切她都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

哈尔滨的孩子是幸运的,每所学校都有冰雪课,她8岁开始学滑冰。她一上冰就有感觉,滑冰和舞蹈都是她的最爱,但是学业很重,她必须在滑冰和舞蹈间做出选择,而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滑冰。她觉得花样滑冰兼顾了滑冰和舞蹈的元素,所以学得特别用功。花样滑冰运动员因为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专业学习,所以生活照顾上需要有人陪伴,因此妈妈辞职,全心全意地陪伴女儿、照顾女儿。父亲带女儿练功,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让女儿锻炼身体,并鼓励她:“闺女,要想成功,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父母从来不给女儿压力,但是小文静不待扬鞭自奋蹄,不甘平庸。鲇鱼效应是指鲇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小时候曾经喜欢一个男孩,他钢琴弹得特别好,很有艺术范儿,她就去学小提琴,想和他并排站在一起。她觉得喜欢一个人的境界就是要使自己变得更好。正是在这种朦朦胧胧的情愫中,她的小提琴拉得像模像样。

隋文静原来也学习过体操,后来看到赵宏博和申雪的花样滑冰,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便下定决心走花样滑冰之路。

2007年,哈尔滨花样滑冰队的栾波教练慧眼识珠,钦定韩聪与隋文静搭档参加双人滑。当年的韩聪机敏细腻,隋文静灵气逼人,两人的身高体型很般配,在栾波教练的指导下,进步飞快。那时候,韩聪是大哥哥,经验丰富,隋文静是小妹妹,韩聪经常帮助隋文静,再加上小文静的刻苦认真,她快速地从一个不会滑的小女孩变成了花滑佼佼者。隋文静表现力强,有性格,在冰场上能够找到自己,国外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很会展现自我。隋文静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她的表情和动作能让你在一群人中第一眼就发现她,一下子就成为焦点,这对不被人看好的组合发展势头强劲。当年,赵宏博和申雪在冰场上崭露头角风光无限时,中国花样滑冰队姚家军有三驾马车,有庞清/佟健、张丹/张昊相伴,一对组合失误了还有其他组合可以替补,而隋文静和韩聪没有同期势均力敌的人可以相伴同行,只能靠自己拼搏。2012年,首次参加成年组世界大赛的隋文静/韩聪便获得了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冠军,成为中国双人滑历史上第三对闯入“200分俱乐部”的选手,而他们也是当时“200分俱乐部”中唯一一对以青年组选手身份拿到超过200分成绩的组合。

2013年,隋文静和韩聪一起被选调到花样滑冰国家队,师从赵宏博教练。当时,她的体重是80斤,花样滑冰的规律是女队员不能太高、体重不能重,娇小玲珑型的女士易于男伴做托举和空中捻转。所以隋文静就必须控制自己的身体条件,加强力量训练。这对组合练得非常艰苦,很快就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像海燕一样在冰场翱翔,在花样滑冰世界大赛中所向披靡,2014年,隋文静/韩聪再度获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冠军。

2015年,隋文静/韩聪获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亚军。同年,夺得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首站比赛的双人滑冠军。2017年2月18日,隋文静/韩聪以历史最高分225.03分夺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冠军。

2017年3月30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2017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隋文静/韩聪获得双人滑第一的好成绩,并以232.06分的总分首次加冕世界冠军,成为继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之后,中国的第三对双人滑世界冠军。十年的搭档,她和韩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彼此互相扶持、互相成就。

任何光环背后都伴随着汗水和心血,她不能跑步,总是崴脚,髋关节软,坐久了髋关节不舒服。这就是常年作为运动员积累的伤病所带来的影响,她的韧带折了四五根,脚趾骨碎了,没有软骨。平昌冬奥会的前一天,她在训练时左脚第二趾骨疲劳性骨折,疼痛难忍,第二天就要比赛了,骨折就够糟心了,偏偏又赶上生理期提前。她外柔内刚,表面看起来文文静静很柔弱,但是内心却非常刚强,拼搏的精神使她变得无比坚强,坚决不放弃比赛。在训练场上她对韩聪说:“转身、节奏、可以、特别好、没事、慢……”凭着顽强的毅力,他们在平昌冬奥会的赛场上做出优美的花样滑冰动作,以0.43分之差屈居亚军。站在领奖台上,隋文静流出了热泪,她不甘心,她和韩聪相约:“四年后,咱们北京再战!”

平昌冬奥会一结束,她就做了脚部手术,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次手术使她错过了大半个赛季。卧床、加强营养使她的体重迅速飙升,韩聪到医院看望她时,从床上举起体重不复以往的舞伴,他脸红脖子粗感到很吃力。当隋文静萌生退意时,是韩聪坚定不移地安慰她、鼓励她、支持她,使她战胜了伤病,顽强地进行康复训练。因为热爱滑冰,所以一定要从黑暗中走出来。

在一次表演赛中,韩聪独自上场做了一个人的托举的表演,当他推着隋文静坐着轮椅走上冰场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再一次回到冰场,隋文静感到凤凰涅槃般的重生,她发现卧床使自己几乎失去了肌肉力量,她咬牙决定不管多困难,都要从头再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隋文静的脚伤刚刚好转,韩聪的髋关节又出现伤痛。2020年4月,韩聪做了髋关节手术,在困难的日子里,隋文静一遍又一遍地鼓励韩聪:“哥,坚强,咱俩一定要走出低谷,在家门口打个漂亮仗!”

在隋文静的鼓励下,韩聪出院后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很快就开始了带伤训练。重新上冰第一天,康复师反复叮嘱道:“慢点滑,滑几分钟就下来。”

韩聪滑了几圈,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下冰场就吐了,但他始终坚持。2021年7月,在练托举动作时,因为力量配合问题,韩聪不小心把隋文静摔到地上,虽然伤了颈椎,但是小隋也坚定地含笑对韩聪说:“没事,我能行!”

望着她额头上冒出的汗珠,韩聪深知她有多么疼痛,他再次感到这个外表文弱的小妹妹内心竟然如此坚强。他耐心地等待她养伤,坚持备战北京冬奥会。

中国冰雪队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国家体育总局和冬季运动训练管理中心的领导给了韩聪和隋文静极大的支持,加拿大编舞师劳瑞精心编排调整花样滑冰的动作,赵宏博教练呕心沥血的指导,都是两个人不断前进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力量加持。

冬奥会前夕所有人都上劲儿了,最后一块金牌压力太大,训练场上空气都是凝固的,仿佛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因为冰刀的运输原因,韩聪的冰鞋始终存在滑冰不舒服的问题。隋文静指着首钢花样滑冰馆墙上的标语说:“墙上挂着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牌,还有45天,你每天解决冰鞋2%的舒适度,45天后就解决90%了,剩下的10%你韩聪这么聪明的人怕什么,这么多大风大浪都经过了,你一定行!”

有一段时间韩聪身体发僵,隋文静没有滑好,大哭起来。她觉得自己要运转起来,必须调节心理,发挥能量场的作用。她发现韩聪心理压力大的时候不爱吃饭,就劝他:“韩聪哥,其实冬奥会就是人生中的几天,不能决定你人生的成功,怕什么,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冬奥会前夕,隋文静觉得韩聪的髋关节有伤,要想让他托举顺手,自己必须控制体重。她不敢多吃饭,拼命地减重,体重越轻能力越强。从哈尔滨进北京时她的体重是80斤,为了减轻韩聪的负担,她故意饿自己瘦到了77斤,这是她进京9年来的最低体重。减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隋文静都做到了。

冬奥比赛期间,她在首钢冬奥运动员公寓住。比赛当天中午的11点,她乘坐电梯时专注地想着滑冰动作,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哎呀,我怎么坐到这层了?”

不凑巧,正值冬奥决赛期的隋文静正在生理期,她这段时间会比较敏感,这个声音当场就吓到了她,半天回不过神来。回到宿舍,她坐在镜子前化妆,突然发现身体僵硬,脉搏加快,急忙给医生打电话,恳求晚点训练,训练之后就打算回房间休息了。她身背书包走进电梯,里面有七八个人,她手插兜靠在电梯墙壁上,电梯升降时冷不丁一晃动,她突然浑身瘫软滑倒在电梯间,左脸在地上磕得淤青,她朦朦胧胧中知道身边的严主任给她掐人中,有两个人把她搀扶进了屋里,周围的队友都替她捏了一把汗:这么虚弱的身体,走路都要人搀扶,她能完成今天的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吗?

中国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都是自己化妆,望着镜子里淤青的左脸,她哭了。冬奥会和所有的比赛是不一样的,精神的力量非常重要,场上与对手的较量,必须要有自信,隋文静迅速调整了情绪后就和韩聪来到首都体育馆的冰场,与三对俄罗斯运动员在冰上进行赛前练习。这三对俄罗斯选手中的男运动员都是1米8、1米9的个子,训练的时候大家都会暗暗较劲,也会互相施加压力,隋文静霸气地对韩聪说:“滑,不躲他们,这是在咱家门口!”

2022年2月19日晚上,隋文静和韩聪站在首都体育馆的冰场上,进行北京冬奥会的收官之战,他们再次选择了《忧愁河上的金桥》这首曲子。当初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他们就被感动了,觉得这就是我们的音乐,这是他们经历的真实写照。他们觉得15年的训练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国家,人的精气神很重要,这是我们的主场。家门口的比赛气场是巨大的,隋文静像打了鸡血似的充满生机,韩聪沉稳细腻,他们所向披靡横扫对手。说来也怪,你强对手也强,短节目打头,三对俄罗斯选手超水平发挥,不断刷新赛季最好成绩,给“葱桶组合”带来很大压力。冰场上需要有头脑的运动员,隋文静和韩聪当即决定在自由滑比赛中上最难的捻转四周动作。这个动作危险系数大,稍有不慎很容易失误,但是分值高。奥林匹克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葱桶组合”经历过低谷、伤病、失败,便甩开膀子往前冲,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给全国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当报分员报出他们以239.88分的总成绩夺得北京冬奥会花滑双人滑冠军时,隋文静的精神一下子疲软了,晕倒在同伴的怀里,队友急忙用国旗挡住了她娇小的身影,经过紧急掐人中、掐虎口穴位,她才慢慢苏醒。

冠军领奖台很高,韩聪暖心地把她抱上台,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听国歌在首都体育馆大厅回响,看五星红旗在上空飘扬,他们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热泪。观众只看到隋文静夺冠后美丽的笑脸,有谁想到她决赛的当天经历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她是在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与韩聪配合,拿下了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

整个中国冰雪大家庭的氛围特别好。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首秀就夺得金牌,心里很高兴。赛后休息的时候她会来到首钢园花样滑冰馆,借双冰鞋想上冰尝试。隋文静看到后就会邀请她:“谷爱凌你上来啊,我教你滑。”

谷爱凌笑着说:“我刚才滑过了。”

隋文静热情地说:“再滑一会儿,来!”

滑冰是隋文静的强项,她主动教谷爱凌滑冰。谷爱凌有运动天赋,在隋文静这个滑冰高手的指导下学得很快。隋文静拉着她的手生怕她摔倒,谷爱凌说:“我想学转圈。”隋文静做了转圈的动作,像个大姐姐似的鼓励她:“来,这么做,你一定行!”

谷爱凌居然当天就学会了,两人一起滑了半个小时。

冬奥会归来,隋文静又给自己设了新标杆——学习,提高自己。她和韩聪一起进了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攻读运动训练专业研究生,再忙也要完成作业。她还与韩聪一起到石景山启迪冰场去给孩子们上大师课,教孩子们滑冰,因为是第一次当冰上的教练,新身份的尝试很有趣味,他们也教得非常耐心。

跟不同的人交流可以打开自己的世界,她爱好广泛,练习隶书曹全碑,写书法修炼自己的心性,在首钢园训练基地就张贴着她写的对联。过春节时,她给自己在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和体能康复老师赠送亲手写的对联,老师惊讶地赞叹:“哎呀,小隋还会写字啊!”

她喜欢音乐,学吹竹笛,有时候也会在冰场唱歌,队友称赞:“小隋唱歌挺好听。”对音乐的爱好加深了她对花样滑冰音乐舞蹈的理解。有一次,运动员和歌唱家联谊,歌唱家每个人都唱得很好,隋文静大大方方上场说:“我来唱一首。”她唱了一首王菲的《如愿》,丝毫不怕别人给自己挑刺儿。虽然她的唱功无法与歌唱家媲美,但是她的真诚和勇气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她还写书,计划在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自传,把版税捐赠给妇女儿童基金会,用来资助春蕾女童。

除了学习演讲、书法之外,隋文静还刻苦学习英语和日语,她想打开窗口,用英语与外国专家交流。因为比赛期间运动员和裁判员都是共用一个餐厅,所以吃饭和日常训练的时候他们也会默默观察你,语言的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她希望能通过更多的言谈举止表现出个人魅力。

隋文静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20岁的时候她就萌生了想当花样滑冰编导的念头,她反复思索:我为什么要学编导?我的强项是什么,花样滑冰是什么?前几年一对外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滑了一段类似于街舞的舞蹈,结果大受欢迎,我们花样滑冰滑的《图兰朵》等音乐舞蹈都是外国编导老师帮忙编排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编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节目,让别人滑我们的舞蹈呢?

她找到冬季运动训练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坦诚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倪主任是一个有思想、有胆识的领导,非常支持年轻人创新,便与北京舞蹈学院联系,帮助隋文静争取到北舞访学的机会。隋文静每周用四天时间到北京舞蹈学院学习,除了学习之外,还会和北舞的学生们做深度交流,比如在毕业季如何择业的问题,她就给出建议,你们可以用一技之长支撑比赛和商演,用更多的演出来推广花样滑冰,这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方式。

聪明人总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干合适的事情,她打算先去北舞学习,等把写书和毕业论文的事情忙完,再去加拿大跟长期合作的编导劳瑞学习。

在冬奥完赛后的休假期间,她马不停蹄地做了很多事情,尝试了很多新事物。比如,她和韩聪一起参加了一个舞蹈节目《蒙面舞王》。这是由江苏卫视、灿星制作联合推出的蒙面类舞蹈竞演节目。

训练表演期间发生过很多有意思的事情。2022年7月17日,隋文静来到《蒙面舞王》片场,从下午3点开始排练,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直练到半夜12点,原本该结束彩排回舞蹈室,没想到老师订制了一个蛋糕,上面写着“祝你生日快乐”。7月18日是隋文静的27岁生日,第一个蛋糕竟然是节目组送的,她很感动,与大家分享完蛋糕,又练到1点半,3点钟筋疲力尽回到家。刚打了一个盹儿,早晨5点又爬起来,急匆匆赶到石景山启迪冰场,教小朋友上滑冰大师课,冰场又给她送上蛋糕,她与孩子们一起吃了第二个蛋糕;上完课回到首都体育馆冰上训练中心餐厅,申雪送来第三个蛋糕,她笑眯眯地接过蛋糕,向恩师表示感谢;接着,运动队做了一个大蛋糕,韩聪与隋文静都是夏天出生的,韩聪的生日是8月6日,与隋文静的生日很接近,队里就给他们一起过生日。隋文静跳了新疆舞、唱了歌曲《如愿》,与队友们高高兴兴地度过了27岁生日。

下午,她从首都体育馆跑到史家胡同中国妇女出版社,与编辑谈了一下午书稿,晚上又从史家胡同赶到《蒙面舞王》片场彩排,直到7月19日凌晨才回到家里。她参加舞蹈综艺活动,帮助好朋友们出演综艺,结识优秀的舞蹈演员和老师,希望对于自己学习编导有所助益。她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做大师训练滑冰课,帮助继续推广北京冬奥会遗产,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冰雪运动中来。

除了滑冰之外,隋文静也会对很多东西感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隋文静特别喜欢且一直想和大家展示的。在公开比赛的晚宴上她会经常穿汉服,日常的时候有时拍写真,她会给自己装扮成很多角色,也会在训练过程中给自己搭配训练服,色彩、面料、风格都不重样。她喜欢看心理学的书籍,是一个爱动脑子的运动员。她也会研究服装、语言、架子鼓,用碎片时间学英语和日语,在按摩治疗时与老师对话。跟着队伍到新疆旅游一趟还受聘成为新疆喀什旅游大使。

花样滑冰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艺术要服务于技术,如何把二者贯通,是需要考验运动员功力的。花样滑冰以技术为主,但是她觉得花样滑冰前后衔接没有缝隙,如何将艺术性和技术性结合好,花样滑冰要求滑行技术好,观赏性就是艺术性。她整天琢磨滑冰的弧线怎么展现才美,洗澡时看到花洒的水洒向头顶,她想人手在身上滑过时我应该是什么感觉,应该如何展现手势。舞蹈是节奏快与慢的结合,看京剧《打侄上坟》,她发现京剧演员擦眼泪的手势很独特,敏锐地感觉到这种表现很美。隋文静给我做了一个京剧演员擦泪的动作,我觉得与新疆舞蹈中的猫洗脸有相似之处,隋文静的手指纤细,跳新疆舞、敦煌舞、印度舞,富有表现力。

疫情期间,她就上网课学习新东西。她的演讲老师胡承龙经常会给她出一个题目,让她即兴发挥。当她讲述时出现问题,老师就会叮嘱道:“语言是逻辑的外壳,你要把语言表达清楚,厘清思路,首先要逻辑清晰,语速不能太快。”

她率真、坦诚、不装模作样,思路清晰。她在访谈中讲故事,说的都是心里话。住在朋友家与女伴探讨如何演讲好,请闺密给自己挑刺儿,真诚地说:“你们看着我点儿,我要是飘了、飞了,你们就拉着我点儿。”

我们非常尽兴地伴随着秋菊的芬芳交谈,隋文静对我说:“孙老师,我跟您聊天特别高兴,跟您投缘,您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我问她是否想冲击米兰冬奥会,她坚定地回答:“只要国家需要,我还会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