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残奥会冠军
2007年夏天,我到位于大兴区的残疾人训练基地采访,见到了中国首位残奥会冠军平亚丽,她身穿一件绿色毛衣、外套一件白色羽绒服,敞着怀,显得很潇洒。
平亚丽命运多舛,从小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8岁时母亲又患癌症去世。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灾难并没有击倒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她上了盲人学校,从事体育事业,先是短跑,后是跳远,她锻炼体能咬牙训练,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1982年,21岁的平亚丽入选国家残疾人运动队,从事跳远运动。跳远这项运动健全人都难免摔跤,更何况残疾人了,可她却不放弃,吃尽天下苦,终于在远南运动会中获得三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1984年6月,23岁的平亚丽在美国纽约参加了第七届残奥会,在跳远项目上以4.28米的成绩夺得冠军,为中国夺得了历史上第一枚残奥会金牌。从1982年到1988年,平亚丽先后参加了两届中国残运会和两届远南运动会,并多次夺得短跑、跳远和400米冠军,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风采。
不是每一个冠军退役后都能享受美好生活,残奥冠军平亚丽退役后举步维艰,万万没有想到,她的儿子也遗传了她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她是运动员,也是一个母亲,1988年,27岁的平亚丽为了照顾年幼的儿子,结束了运动生涯。失去了工作就失去了收入,她的生活非常艰难,就在这时候,丈夫选择了离婚。穷困潦倒的她甚至想卖金牌给儿子看病。1999年,平亚丽靠着亲朋好友的资助,利用在盲校里学过的中医按摩技能,在家里办起了盲人保健按摩所。
在北京,有很多盲人按摩店,给老百姓解决病痛之苦。我告诉平亚丽我住的小区就有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按摩店,她热情地说:“你跟他们提我的名字,给你打折。”
我执拗地说:“我不打折,就是要帮助你创业!”
我鼓动家人去按摩,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支持平亚丽,这个为中国队夺得首枚残奥会金牌的女人不容易,我要告诉世人:奥运冠军值得称赞,残奥冠军更加值得尊敬。平亚丽自尊、自立,在命运的痛击下自强不息,他们的人生之路艰难曲折,我们应该关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