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向世界展现什么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把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尽量保持东方的古老神韵和现代朝气。而这些目标除了焰火等外围手段,开始打算主要以龙为主题来表现。
点燃火炬是奥运会开幕式的一大亮点,于建平是载人航天神舟六号的副总设计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要动用很多光、声、电、材料、机电、计算机等高科技的东西,千方百计实现总导演张艺谋的要求。为此,他组织了(原)总装备部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成立了18个工作室,确保点燃火炬时安全可靠万无一失。按照张艺谋的创意,大量的实验都运用了成熟的技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要动用4万名演员,这些演员来自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武警部队等。这是一次大制作,组织5万人次的入场式。制订了细致的方案,数十万件道具,仅一项照明亮度就超过以往国内演出场馆灯光的10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雄厚的财力,卡塔尔举办的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几乎是拿金子堆起来的。中国的奥运会开幕式拼的是智慧而不是经费。这是一个荟萃了中外杰出人才的设计团队,一要体现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二要体现勤俭办奥运,要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4个团队合一,一个大团队要做4个仪式,总体支出不超过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经费。导演的个人酬金上比其他国家少。也就是说,张艺谋煞费苦心搞了几年的奥运会开幕式,酬金可能都没有他拍一部电影的报酬多。
作为总导演,张艺谋发现奥运会开幕式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拍过的任何一部电影。他擅长用色彩营造氛围,以往拍摄电影《红高粱》,他可以到山东高密的庄稼地里种一片红高粱;拍摄电影《英雄》,他可以到四川九寨沟和新疆的胡杨林中去寻找感觉;拍摄电影《十面埋伏》,他可以在四川永川的竹林和乌克兰的白桦林中去寻找外景。导演开幕式,他宁肯要个旧场地,随他挖地三尺、彻底翻新地折腾。可“鸟巢”不行,“鸟巢”是一个全新的建筑,你没有权利改造,只能因地制宜。张艺谋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导演,他喜欢天马行空,汪洋恣肆,无拘无束。“鸟巢”是一个庞大的钢铁长城,口很小,有压抑感。但他毕竟是一个睿智的导演,他发现了“鸟巢”在建筑艺术上的独创性。根据场馆的流程,从宽泛的角度构思,天人合一,他学会了挑战自我,集中智囊团的智慧。他表示,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是一个电视收视人群高达40多亿人的节目,不敢有任何马虎。整个开幕式中,点火环节最为重要,是整个奥运会开幕式的最高潮。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两个重点:文明与和谐。主要流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艺表演前仪式部分,包括欢迎仪式、展示奥运五环、中国国旗入场、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这部分大约14分钟。第二部分为文艺表演部分,文艺表演的名字叫作《美丽的奥林匹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名为《灿烂文明》,下篇名为《辉煌时代》,文艺表演部分大约一个小时。第三部分为文艺表演后仪式部分,包括运动员入场式、北京奥组委主席致辞、中国国家主席宣布奥运会开幕、奥林匹克会旗入场、奏奥运会会歌、升奥林匹克会旗、运动员代表宣誓、放飞和平鸽、场内火炬传递及最终的点火仪式,以及到最后的欢庆焰火。这部分将近两个半小时。
文艺表演第一个场景是男人方阵,每人面前一个方台,四角是方的,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缶。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肚子小口的瓦器,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导演还把缶加上了灯,演员们像组字似的变幻出不同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壮观的氛围。
“鸟巢”中间的可升降舞台做成一个长长的画轴,颇具中国文化特色。这似乎是一个时间隧道,以绘画长卷为线索,以中国美学的写意精神展现东方文明的底蕴,演员用精湛的表演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及融入世界文明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西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是政治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也是列国兼并战争迭起的时期。在战争的苦难中,诞生了一个统一的中国。
周朝人们的穿着已经绚丽多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关于服装的精彩描述。例如,“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锦衣狐裘,颜如渥丹”,“缟衣纂巾、聊乐我员”,等等。可以看出当时不仅有了多彩的丝麻织品,而且有了名贵的裘皮衣裳。在特定的圈子里,还流行着佩玉的习俗。
在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世界文明发祥地,大河流域地区人们的服饰都崇尚宽松。孔子穿的逢掖之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蝙蝠衫,很宽松。
装扮成孔子三千弟子的演员高声朗诵着孔子的教诲:“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为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演员们通过组字突出一个银灰色的“和”字,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画卷上出现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四大发明以及笔墨纸砚、中国书法、汉代陶罐、三星堆、长城、天坛的画面,升降舞台上出现了一些演员,有京剧脸谱、提线木偶、太极拳、兵马俑,秦汉古韵,唐宋遗风,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始皇统一中国,到西汉才真正巩固起来。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打败了强敌匈奴,经济上日益强大。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西汉走向了一个民族的鼎盛时期。
绘画长卷上出现了《万里河山图》,彰显汉唐气象,丝绸之路,舞蹈演员在毯子上跳的飞天舞蹈,把丝路花雨播撒在天涯海角。紧接着是海上丝绸之路,众多男演员用桨的造型做出划船的动作,黄色的桨在蓝色的海洋上显得格外醒目。
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交流往往总是伴随着服饰的演变。古代的中国人向世界敞开胸怀,海纳百川,广交天下。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由于与欧洲文化交流的增多,大大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演变。南北朝时期,西域文化沿着丝绸之路缓缓东流,深刻地影响着中原文化。紧身、裸胸、喇叭裤等服饰的出现,正是西域文化的印迹。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出现了袒胸露臂的装束。众多女演员身着唐朝服饰,曼束罗裙半露胸,跳着霓裳羽衣舞,优美的舞姿令人眼花缭乱。
接下来是《辉煌时代》,演员们用绚烂的色彩展示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2008个笑脸的创意来自奥运会筹办期间“寻找北京最美的笑脸”活动。空中飞人和电声光的运用,旋转的地球上每一层都有人在表演,还有刘翔、程菲等运动员激情跨越的镜头。用富有创意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赋予开幕式以现代性和国际性的风貌。
奥运会主题曲由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主题曲长度为3分多钟,是从奥组委历时5年、举办了4届的征歌活动中脱颖而出,并经过专门的评审程序确定的。
张艺谋总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就像他的名字那样每天都在为艺术而谋划。2008年8月8日夜晚,他奉献给世界一个金光璀璨、无人入睡的夜晚。
陈维亚具体负责奥运会闭幕式,闭幕式当天上午是马拉松比赛,给奥运会闭幕式带来了时间上的限制。他想发挥创意,给全世界一个最好的闭幕式。他说开闭幕式的文艺表演是面向大众的,好听、好看是其中最基本的。当天,虽然只有8.9万名观众坐在国家体育场现场,但电视机前坐着40亿观众。电视是一门视觉艺术,电视转播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
蔡国强是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视觉特效总监,他绞尽脑汁地琢磨如何中西合璧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他觉得4个仪式都会充分展示了焰火的魅力,这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一大特点。五环怎样在“鸟巢”中升起来?2001年国际欧佩克会议焰火升起的镜头启发了他。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他想到了焰火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效果。焰火可以塑造形象、营造氛围、调动情绪。但是焰火的掌握要恰到好处。焰火小了效果欠佳,焰火大了物极必反。
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是一门综合艺术,张艺谋邀请留法著名音乐家陈其钢担纲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乐制作。4个小时的音乐究竟如何打造?这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陈其钢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对东西方文化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觉得在开闭幕式上,几乎每一秒钟都会有音乐出现。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乐创作会动员全国最优秀的音乐人来参与。他要用音乐来填满开闭幕式的每一分钟,所有的仪式都要原创音乐。他组织了几十个音乐制作人,这个团队非常年轻化,最小的才21岁。音乐不是技术活儿,需要有艺术灵感。
2008年8月8日夜晚23点30分,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入场式结束后,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火炬将在“鸟巢”点燃。点燃火炬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交响曲中真正的高潮,各国的点火仪式都充满了激情和创意。“鸟巢” 内的主火炬由最后一棒火炬手李宁来点燃 ,主要是考虑到他在体育方面的成就、社会影响力和奥运因素。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位西班牙运动员用射箭点燃火炬的场面至今还在人们的脑海里闪现。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的拳王阿里用颤颤巍巍的手臂点燃火炬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位澳大利亚土著运动员在水中点燃火炬,并潜水首次将奥运圣火穿越海底世界的场面至今还随着那湛蓝的波涛拍打着我们的记忆。
2006年冬奥会是从体育场的周边点火,很有新意。点火方式是历届奥运会的悬念,也是精彩的看点。目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点火方案只有4个人知道,属于特级机密,这个方案最终要经过国际奥委会批准。别看一个点火,学问大了去了。过分表现本土化不行,只有你东道主懂怎么行?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人让拳王阿里用颤颤巍巍的手臂点燃火炬打的是名人牌,全世界的人都懂得选择阿里来点火的人文含义;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西班牙运动员用射箭点燃火炬打的是创意牌,这种别开生面的点火形式令人过目不忘;北京奥运会怎么点火?让巨龙吐出的珠子来点燃火炬吗?答案只有在2008年8月8日晚上才见分晓。
闭幕式上还有个熄灭火炬的问题,陈维亚想,一定要给观众留下一个终生难忘无限留恋的场面。寸金难买寸光阴,他要用每一分钟的努力工作来塑造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辉煌。
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点火同样神圣,张继钢要给残疾人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他说:礼花谁都见过,我期待2008年8月8日夜晚的礼花格外灿烂。
2008年北京奥运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百年奥运,百年圆梦,中国人经过100年的奋斗,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奥运会,对本届奥运会的期望值太高了。这是中国人首次承办奥运会,全国人民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张艺谋和他的五虎上将是以竞标的方式选出的,要对得起全国13亿观众的期待,这个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奥运会是一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开幕式的起点和水准是世界级的,五虎上将虽然以前策划过大型活动,但大部分都是国家级或地区级的活动,奥运会的策划要远远高于这些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光演员就有4万多人,服装道具上百万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四场大活动要你方唱罢我登场,谈何容易?灯光、音响、舞美、烟花等各方面的设计、调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不能出任何差错,这是极大的挑战。
随着对外开放,人们的审美呈多元化趋势。一个家庭做饭还众口难调呢,更何况是40亿人观看的盛宴。奥运会开幕式不是给中国人做菜,而是给世界人做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要让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喜欢你是很难的。
北京奥运会要接待10700名运动员,有40亿电视观众收看整个赛事,这是史无前例的。
张艺谋和他的五虎上将绝不仅仅是几个人,而是一支国际级的强大团队。这里有澳大利亚著名大型活动制作人里克·伯奇做艺术顾问,有载人航天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于建平做技术顾问,有很多国学大师做幕后策划,组成了一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方案智囊团。张艺谋说:“奥运会开闭幕式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绝非依靠一两个人的力量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发挥集体智慧。”
我问王宁:“张艺谋会不会把开幕式搞成一个大红灯笼高高挂加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说:“他这次不考虑个人风格、特点,以大局为重。而且,我们的所有方案都是集体讨论,绝不是个人说了算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充分利用“鸟巢”的建筑特点,达到舞台美术、演员表演与体育场馆浑然天成的效果。届时,五彩缤纷的焰火、碧波荡漾的海水、如梦如幻的灯光、悠扬迷人的音乐和出奇制胜的表演通过五虎上将的精心编排,烘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展现出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把全世界的体育精英聚到一起,展现公平竞技顽强拼搏的精神,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思想和观点、相互了解传统和文化的平台。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以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是迈向开放与公正的表现,这是环球同此凉热的印证。
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大机遇,也提供了让外国人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我们要努力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次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盛会。尽情展示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和崛起的勃勃生机。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文化体育盛典,开幕式是巨型狂欢节的第一道大餐,必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古国,一个曾经百年沧桑历经忧患的民族,一个把奥运梦作为祖国腾飞契机的民族,他所呈现给世界的一定是一个绚丽夺目的夜晚。
那一天,全世界85个皇室成员、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齐聚北京,全场9万名观众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开幕式演出为世界献上了一份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