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后,在家里整理两个奥运的采访素材时,我突然发现收藏有很多关于两个奥运的纪念品,这其中包括:时任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送给我的“2008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成功纪念盘”、时任国家游泳中心董事长康伟送给我的“水立方竣工纪念章”、国家速滑馆设计师郑方送给我的他亲手设计的“冰丝带”纪念书签和纪念章、上百个两个奥运的采访证、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送给我的奥运建筑工程巡礼光盘、首钢宣传部送给我的首钢园纪念光盘、国家体育总局送给我的全民健身光盘;我还找到了2007年参加“全日空”杯国际马拉松赛的证书,收藏的历届奥运会纪念章、纪念卡、邮票、吉祥物、奥运服装、福娃游北京纪念套章、奥运场馆观摩票、京张高铁列车票;我的笔记本上有两个奥运众多奥运人士的题字,其中包括奥运冠军、国际友人、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中国侨联领导、奥运场馆领导的题字,以及我拍摄的关于两个奥运的上千幅照片。我觉得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应该向世人展示出来。

当时,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刚刚问世,虽然北京广播电视台和全国各地的报刊铺天盖地地宣传,可我心里有杆秤:那只是中国申办、筹办北京冬奥会的记录,北京究竟是怎样举办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是怎样为国拼搏摘金夺银的?中国教练员是怎样卧薪尝胆因人施教的?中国裁判是怎样一丝不苟忠于职守的?中国餐饮是怎样制作精良贴心美食的?著名艺术家是怎样呕心沥血打造精彩纷呈的开闭幕式盛典的?国际友人是怎样全力以赴帮助中国举办奥运的?奥运精神是怎样振兴国运的?这是北京冬奥会的现在进行时,只有将北京举办两个奥运的精彩呈现出来,才能完整地记录两个奥运的风采。

15年前,我应北京奥组委邀请,有幸全程跟踪采访2008年北京奥运会,出版了42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五环旗下的中国》。15年后,我再续前缘,书写北京冬奥故事,出版了53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能够用八年时间采访两个奥运是上苍对我的恩赐,既然两个奥运我亲历,我见证,我就应该把她完美地记录下来。于是,我奋笔疾书撰写了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见证中国双奥》,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照片,除了注明照片提供者和有我的照片外,所有照片均为我拍摄。感谢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的慧眼识珠,感谢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赵卜慧社长的大力支持,感谢责任编辑朱唯唯的精心编辑,感谢我的先生对我的热情鼓励,《见证中国双奥》即将付梓,愿拙作告诉您一个真实的中国双奥的故事。

“鸟巢”上空盛放的焰火、赛场内的速度与激情,已定格在世人记忆中,我想让自己的双奥著作持久闪耀着艺术的辉光。中国与世界的奥运之约,比赛胜负之外的鲜活生命,应该得到浓情而丰满的文学呈现。我是喝北京的水长大的,对北京充满感情,对北京双奥充满感情。奥运会和中国是互相成就的。体育之于社会文化的驱动力、之于人类精神的塑造力,不仅仅体现于两次盛大的赛会。我不是就体育而写体育,而是想用奥林匹克精神去鼓舞人心,呼唤爱心,振奋人心。

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见证中国双奥》是《五环旗下的中国》和《中国冬奥》的姊妹篇,我用这三部12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向双奥之城献礼,向奥林匹克致敬!

孙晶岩于北京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