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的总设计师
2018年1月23日,国家速滑馆打下了第一颗桩,经历了整整三年,建设者把图纸上的“冰丝带”变成了国家速滑馆,使用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这个场馆为运动员提供温度传导最均匀的冰,提供好的滑冰环境,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平原滑冰最好的成绩。北京冬奥会开放办奥,海纳百川,广泛引进了一些外国人才和技术。
在国家速滑馆建设期间,我曾经三次到现场采访。我见到了双奥设计师郑方,他参与了水立方的设计,又是冬奥场馆“冰丝带”和“冰立方”的设计总负责人。
双奥设计师郑方设计的“冰丝带”纪念模型
“冰丝带”的总设计师郑方(郑方提供)
“冰丝带”书签是国家速滑馆设计师郑方赠送给我的,书签是不锈钢镜面,图案是“冰丝带”上面印刷的渐变冰花纹样。不锈钢镜面代表冰的反射,“冰丝带”上面的印花纹样来自中国的传统冰花图案,处理成渐变的样子,是一个现代时尚的演绎。作为“冰丝带”的设计总负责人,郑方欣喜地看到,在北京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员在国家速滑馆打破了10个奥运会纪录和1个世界纪录。
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科技冬奥通过8个方面212项技术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提供科技支撑。
郑方是个奇才,他设计的“冰丝带”琉璃模型,中心有镜面做成的冰场;围绕冰场是蓝色琉璃做的观众看台,和场馆的配色原理是一样的,蓝色的水和透明的冰。最外层是透明的曲面玻璃幕墙。模型比例是缩小的1/1200。
郑方还送给我一枚徽章,黄色的椭圆形外围,中间是黑色的底盘,上面有黄色的“冰丝带”造型。“冰丝带”上面有NSSO四个黄色的英文字母,是Nations Speed Skating Oval的英文字头,即国家速滑馆的英文缩写。徽章的椭圆形是缩小的场馆屋顶俯视图,缩小1万倍。外环渐变的小点点代表屋顶上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徽章中间的图案是22条“冰丝带”线条的立体图。
双奥设计师郑方赠送给作者的“冰丝带”书签
双奥设计师郑方赠送给作者的“冰丝带” 纪念章
作者在“冰丝带”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