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国际团餐巨头之列
北京冬奥会开始后,金丰集团派出了3676名厨师和服务员参与服务保障冬奥会,其中有国家体育场(“鸟巢”)、首都体育馆两个场馆,分别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工作人员与首都体育馆的工作人员、ITO技术官员、IFO官员以及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提供餐饮服务。除此之外,金丰集团还为国家体育场(“鸟巢”)和首都体育馆驻场的安保人员,包括武警、公安、特勤人员提供餐饮服务。
国家体育场(“鸟巢”)服务时间跨度为1月18日至3月16日,共计58天;首都体育馆服务时间跨度为1月23日至2月20日,共计29天。
宋子刚董事长下了军令状:“为了让冬奥工作人员、国际技术官员、IFO(国际外地办事处)官员以及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吃好喝好,吃得满意、吃得健康,金丰不惜成本、不惜人力、不惜代价,用货真价实的优质食材,菜品投料率要超过100%,全荤菜必须是纯荤,半荤菜要达到全荤菜的投料率,严格管控所有细节到位,做到色香味俱全,为冬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金丰餐饮受到北京冬奥组委表扬(金丰集团提供)
外国人爱吃饺子,宋子刚煞费苦心地研制出五福水饺,就是根据五环旗的颜色,用西红柿和胡萝卜汁和面做成红饺子,用芹菜、菠菜汁和面做成绿色鲅鱼馅饺子,用橙子汁、南瓜汁和面做成黄色黄花鱼馅饺子,用墨鱼汁和面做成黑色墨鱼馅饺子,用紫薯汁和面做成蓝色八爪鱼馅饺子;用玉米汁和面做成原色牛肉水饺。馅也根据客人的不同口味做成牛肉洋葱馅、牛肉胡萝卜馅、羊肉加鱼肉馅、猪肉虾仁鸡蛋三鲜馅,还有芹菜、白菜素馅饺子,满足爱吃素食的人的口味。
作为双奥服务商,他绞尽脑汁让非遗美食进冬奥、宫廷美食进冬奥,将祖传的宫廷美食用于冬奥餐饮,制作了御字牌宫廷美食细八件:仙鹿膏、凤凰膏、定升糕(阿胶月饼)、定胜糕(鹿胶月饼)、八仙糕、状元糕、八珍糕、千叟糕。别人做餐饮是为了赚钱,他做餐饮是为了给中国争气。北京冬奥组委定的伙食费是每人每天150元,包括主食、副食、水果、酸奶、牛奶等,他提供的饭菜远远高于这个标准。本应提前一天告知所在场馆就餐人数,但是由于忙,人数迟迟未能统计出来,金丰集团就多做多送,比如送了1600份饭菜,实际只有1400人吃饭,冬奥组委按照实际吃饭人数付费,多出的200份就得自己消化。宋子刚故意每餐多送饭菜,以保证那些饭量大的客人食用。冬奥组委规定饭菜不能超过24小时,所以,退回来的饭菜只能自己承担经济损失,第二天必须送新鲜饭菜。就这样,北京冬奥会测试赛期间,他补贴了200万元;北京冬奥会期间,他补贴了400万元。像宫廷细八件等食品都是金丰集团免费赠送的。
中国金丰烹饪大师进冬奥,董事长宋子刚率领刘小震、李红强、武海岩、姚远、王小鸽、李金宝、王国占、熊威、陈海亭、宋宇、甄立伟等烹饪大师为冬奥会亲手烹饪菜肴。
金丰服务大师进冬奥,总经理刘朝华率领王振宣、赵继东、贾倩、袁伟、徐勇、阎娜、邸建娥、乔宝燕等服务大师竭诚为客人服务,有的穿着清朝的服饰为客人服务,有的穿着旗袍展示中国服饰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进冬奥,北京小吃琳琅满目;中国团餐管理大师进冬奥,一共有24人光临。
中国美食进冬奥,玉米、胡萝卜、鸭血、香菇、豆腐、虾仁、墨鱼丸、里脊、冻豆腐火锅,叫作“大通全家福”。咖喱牛肉、红烩牛肉、罐焖牛肉、大通牛肉丸、海水豆腐、牛胶萝卜、鹿胶海参、鱼胶白菜都是他的拿手菜。还有他别出心裁用山楂粘冰糖做糖葫芦的冰墩墩。
正月十五闹元宵,他率领团队制作了桃胶元宵、粽子阿胶送给各国运动员吃。不仅有冰墩墩造型的“元墩墩”元宵,而且还制作了宫廷御厨膳茶,提供暖心的金丰服务。他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怀柔、顺义、平谷等地有6家工厂,用科技手段保证冬奥会餐饮质量。
首都体育馆举行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的冬奥会比赛,中国队在这里获得了3金1银1铜的佳绩,实现了冬奥会历史的突破。金丰集团主要为工作人员、国际技术官员和奥运大家庭成员以及现场安保人员(武警、公安、保安等)提供餐饮保障服务。
国家体育场举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是唯一一个非竞赛场馆。金丰集团为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提供餐饮保障服务,每餐服务人数逾6000人。除此以外,金丰集团还负责国家体育馆14个售卖点的现场售卖服务。
北京冬残奥会开始了,金丰集团负责供应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餐饮,冬残奥会比冬奥会的工作人员数量增多,而且还是热链运输,金丰集团顺义基地的全体员工更是马不停蹄、日夜加班,冬残奥会开幕式当天,宋子刚又带领团队往“鸟巢”运输饭菜,竭尽全力服务好冬残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