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谈中国文化和体育
2016年12月,我应邀出席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11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共2200多人就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探讨交流。
本届孔子学院大会共举办了14场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和孔子学院院长论坛,召开了“中医、太极等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座谈会”“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及圆桌论坛3个专题会议,并举办了孔子学院汉语教材展、文化创意展等系列活动。
我见证了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家体育总局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出席了中医、太极等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座谈会,并且拍摄了照片,发现中医和太极在外国友人中备受推崇。
茶歇期间,我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聊中国文化和体育。他告诉我:“1973年,维也纳大学设立汉学系,他是第一批学生。他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两个学期。空闲时间就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转悠,他对中国的汉语、文学、哲学、文化有兴趣,给学生们讲中国文学课。”
作者与时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著名汉学家李夏德聊奥运和中国文化
我真诚地说:“听了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座谈会的发言,我感受到外国朋友对中医、太极有强烈的兴趣。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太极表演震撼人心,向世界展示了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奥运会给中国留下很多奥运遗产,文化和体育密不可分。”
李夏德对中国非常友好,我们交流得很愉快。我到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采访,杨朝明院长带我参观了维也纳孔子学院李夏德种的松树,旁边的碑上镌刻着红色的大字:友谊树,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赠,2011年9月。
李夏德与孔子研究院的交流很频繁,他多次莅临曲阜,他和王静女士一起种下的中奥友谊树,长得枝繁叶茂。
后来,我到奥地利拜访了阿尔卑斯山、格拉茨和哈尔施塔特小镇。
在李夏德的故乡奥地利,我不停地问自己:孔子学院和奥林匹克究竟有什么关系?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儒家思想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儒家认为体育活动只有以德调和、以德融通,才会超越自身。孔子所言君子“六艺”中有“射”“御”,“射”指的是射箭,“御”指的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在现代奥林匹克比赛中也有类似项目,射箭和马术都是奥运会项目。孔子心中的“射”讲究礼让精神,在乎竞争的公平,体现的是君子之争,这与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是一致的。
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体育与文化的结合,体育和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理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办公桌上就摆放了一尊孔子雕像。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应邀访问国际奥委会总部时,向巴赫主席赠送了雕塑作品《问道——孔子问道老子》,这尊雕塑体现了中国人向世界问道、向世界学习的价值观。
巴赫主席是德国人,还是德国前击剑运动员。德国与奥地利是邻居,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巴赫对孔子的思想十分推崇,并希望未来有机会能拜谒孔子故乡。我想如果有一天他真到了曲阜,一定会看到李夏德院长亲手种的那棵友谊树。
2021年,为庆祝中国—奥地利建交50周年,吴为山应邀将其雕塑作品《画家齐白石》雕塑捐赠给维也纳世界博物馆永久珍藏。维也纳世界博物馆始建于1876年,是奥地利最大的人类学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见证人类社会的变迁。《画家齐白石》在此安放,为中奥艺术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
李夏德院长居住在维也纳,他一定看到了这尊雕塑,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与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