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人上冰雪
昔日,中国的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申冬奥成功以来,我们克服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冰雪资源分布不均、设施服务尚不完善等不足,全面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和“四季拓展”战略,创新扩大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建立冰雪运动普及推广体系,打破了冰雪运动时空局限。冰雪运动参与人群已从小众走向大众,参与空间从地区走向全国,参与时间从冬季变为全年。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实现全国覆盖,群众冰雪运动发展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冰雪热情,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总规模在2021年10月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潜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为现实。
采访冰雪运动员,经常听到他们谈到“冰点儿”这个词,由于当年我国室内冰场少,白天的时间要给专业运动员训练,很多小学生都要半夜三更去上冰。冬奥冠军任子威告诉我,他练习滑冰时经常凌晨5点上冰;冬奥冠军王冰玉告诉我,她练冰壶时,哈尔滨只有道外区的八区体育场有两块冰可以训练,冰场非常抢手,有时候轮到后半夜2点至5点上冰;有的运动员还要跨市训练。现在,我国的冰场、雪场设施有了质的飞跃,全国有1400多个室内冰场,我亲眼看到长春的小学生晚上放学后到专业运动员训练的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滑冰场滑冰;亲眼看到吉林市的中学生白天体育课到专业运动员训练的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练习越野滑雪。在四季如春的海口市,就有奥林匹亚溜冰场、全明星滑冰俱乐部溜冰场、长乐冰城、冰纷真冰溜冰场等,周末和假期,家长带着孩子去滑冰;学校和社会的轮滑队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海口的钟楼到西海岸修了专门的旱冰道、跑步道、骑行道,三条道并驾齐驱,足足有13公里,家长可以骑车或者跑步陪同孩子沿着海边滑旱冰。
作者采访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学校副校长王晓影
作者采访哈尔滨冰球运动员
作者采访少年轮滑队员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以“百城千冰”计划为牵引,推动各地建设了一批群众性冰雪场地设施。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冰雪运动不仅在北方冰雪运动强省蓬勃展开,而且向南方推进。比如冰球,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有很多冰球教练,并出台了《教练员有偿输出办法》,与重庆、长沙、成都、石家庄等城市签约,齐齐哈尔的教练员到这些城市教冰球,在训练的过程中,促进了当地冰球运动的发展。齐齐哈尔冰球队还派教练和运动员参加全国性比赛,给重庆队冠名。我在齐齐哈尔见到上海女子冰球队在那里训练,也见过齐齐哈尔冰球队教练到吉林省吉林市指导冰球训练,齐齐哈尔已经成为全国冰球运动的摇篮。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冰雪不仅取得了竞技成绩上的巨大成就,还向全世界贡献了只有中国才能创造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丰厚奥运遗产,世界冰雪运动版图得以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叹道:“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愿景,可以说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不仅是对于中国冰雪运动,对全球冰雪运动都是如此。”
如今,三亿多人的冰雪运动热情正推动着全民健身迈向新的格局,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征程上注入了冰雪力量。